广告
首页 » 洋酒 » 同样是高度烈酒,为什么很多人,放弃了白酒,改喝威士忌等洋酒?

同样是高度烈酒,为什么很多人,放弃了白酒,改喝威士忌等洋酒?

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发明了果酒,后来又将果酒改进,发明出了黄酒,直至民国时期,黄酒还属于国粹,一直被尊称为国酒,至于白酒慢慢开始流行,那是建国以后的事情了。

虽然白酒流行的时间不长,但是近几十年来,无论是正规宴席,还是居家小聚,大家还是以喝白酒为主,酒桌上最常见的、最正规的酒,还是白酒。可是最近几年,这种情形在慢慢发生改变,那就是喝白酒的人少了,特别是年轻人,更少。同样是高度烈酒,为什么很多人,放弃了白酒,改喝威士忌等洋酒?

一,国人一直以喝黄酒为主,白酒本来就是外来酒

中国人从几千年前学会以大米、黍米、粟为原料,开始酿造黄酒(也称米酒),之后就一直以喝黄酒为主,白酒进入中国,大概的时期是在宋末元初。虽然白酒工艺是从国外引进的,就是我们常说的蒸馏工艺,但是里面加入了黄酒工艺的元素,那就是发酵时加入了酒曲,这是中国高度白酒与外国高度酒的一个重要区别。

但是别管工艺怎么改进,一直到民国时期,白酒还是上不了桌面的一种酒,大部分家庭在宴请宾客的时候,用的都是黄酒,条件稍微好点的家庭,都是喝黄酒。但是白酒也有自己的特点,那就是成本相对较低,关键是度数高,喝一点就上头,容易过酒瘾,所以在当时,白酒主要是穷人喝的一种酒

二,白酒流行于建国后,最初是从勾兑酒开始流行

其实即使是建国后的几年,黄酒还是正统酒,拐点发生在1955年。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因为当时粮食比较短缺,根本没可能去酿造黄酒,甚至纯粮食白酒也没条件酿造了,没办法,当时就从前苏联引进了一种比较特殊的白酒酿造工艺,可以用廉价的豆渣、薯类等含糖分的下脚料来造酒,又因为这种酒没有味道,需要添加、勾兑香精,于是就产生了最早的勾兑酒

后来条件好了,有充足的粮食可以用来酿酒了,白酒就开始慢慢流行起来,只不过因为不缺粮食了,白酒基本上都是纯粮食酒,勾兑酒很少,当时人们喝的,基本上都是纯粮食白酒。但是又过了几十年,大概是90年代中期吧,因为勾兑酒成本极低,利润高,很多酒厂开始生产勾兑酒,于是市场上便出现了很多勾兑酒。上面说的,就是从黄酒到纯粮食白酒、然后再到勾兑白酒的整个过程

三,最近几年,很多人放弃了白酒,改喝威士忌等洋酒

1,白酒的味道,很多人接受不了,特别是年轻人

中国的白酒虽然是蒸馏工艺,一般以高粱等粮食为原材料,但是上面也提到了,中国的白酒发酵时加入了酒曲,然后再去蒸馏,里面有一股浓浓的酒曲味,第一次喝白酒的人,都会说里面有一股馊抹布的味道,其实就是酒曲的味道,另外跟工艺有关,入喉比较呛。即使是能喝高度酒的俄罗斯人,你让他来上一口北京二锅头,他也是表情痛苦,这个味道,他们享受不了。

反观威士忌或者白兰地这些洋酒,虽然也是高度酒,但是首先工艺中没有酒曲,就没有这种酒曲味。另外就是原材料了,比如说广东人最爱喝的洋酒马爹利蓝带,它就是属于白兰地中的一种,用葡萄酿制而成,先发酵成葡萄酒,再蒸馏成高度酒;威士忌用的是大麦或者小麦,先发酵成啤酒,再蒸馏成高度酒。这些洋酒,虽然都是高度烈酒,但是味道淡,绵柔,容易入口,还不容易醉人。

我们在外国的影视剧里也经常能看到,老外的家里、办公室里,随便一个地方都能找到一瓶威士忌或者白兰地,老外打开之后倒上一杯,像喝饮料一样几口就喝下去了,关键是好入口啊。而反观我们的白酒,没有几粒花生米,干喝,估计没几个人能下得了口,这就是我们的白酒需要下酒菜的原因。老外在酒吧里喝酒,就是纯喝酒,如果酒吧里都是中国白酒,估计也没人会去了。

2,好的纯粮食白酒太贵,便宜的又怕是勾兑酒

很多人放弃了白酒,跟价格也有关系。对于经常喝酒的人来说,好的纯粮食白酒,也是喜欢喝,但是价格一般都不算便宜,经常喝毕竟不现实;而价格便宜的白酒,又怕是勾兑酒,怕喝了以后对身体不好,左右为难,于是很多人就开始转而喝洋酒,毕竟感觉更实惠一些。

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跟老一辈相比,在饮食习惯上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一点在喝酒上表现得尤为明显。首先,年轻人没有在一起喝大酒、喝烈酒的习惯,不会单纯为了喝酒而喝酒;另外,即使是聚会,也就是喝一点啤酒或者是上面所说的洋酒,至于白酒,要想让年轻人喜欢上它,估计是很难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