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首页 » 葡萄酒 » 当我们喝葡萄酒时,我们到底在喝什么?

当我们喝葡萄酒时,我们到底在喝什么?

葡萄酒,这个如今在很多人看似是洋玩意的舶来品,对中国来讲其实并不算怎么“洋”的老朋友了,中国接触葡萄酒的历史实质上是很早的,因为葡萄本身便起源于黑海以及中亚西亚一带,中国自先秦时期便有种植葡萄,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引进来自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的葡萄品种后中国开始大面积种植葡萄,也逐渐出现了以葡萄酿酒的工艺。

丝绸之路

事实上葡萄酒经过千年的文化传播,作为水果发酵酒本身,它是没怎么经过大幅度的改良与变革的。那么我们以当今的角度来看,葡萄酒就真的那么令寻常百姓家碰不得摸不得吗?

葡萄酒是由什么组成的?

在真正走进一个事物的时候,我们当然要窥其根本。葡萄酒,顾名思义,是由葡萄为原料发酵酿制而成的酒精饮料,与所有能产生酒精的途径一样,一个酵母菌会在葡萄果肉中将一个糖分子转化为两个酒精分子,同时产生两个二氧化碳分子和一些热量以及微量的副产品。不同于中国传统谷物制酒利用曲作为糖化发酵剂的是,葡萄酒采用的大多为天然酵母,也就是平时在葡萄与根茎链接处顶端的那一层白白的物质。遂可见其天造地设一般之神奇,无论是何种酒类,酒的出现本就是大自然提前设计好的产物罢了。

葡萄酒千变万化,但其根本却朴实无华,一颗葡萄拆解开来大约75%是果肉,25%是皮,5%是籽,柔软的果肉大部分是水,其次是糖,这是葡萄将成为酒的部分,另外还有微量的酸、矿物质和果胶化合物,外加极少量的微量元素。在葡萄由葡萄酒的转化当中,果肉里的糖最终会被转化为酒精,皮则在发酵中为葡萄酒提供香气、风味、颜色和单宁(葡萄籽也会提供部分单宁),单宁便是葡萄尝起来会有些干或者苦涩的原因;当一个葡萄完全成熟,它的含酸量会从3%左右一路跌至1%,而含糖量则会由4%上升至24%,在其成熟的时间实现元素平衡的精准收割,使两者达到最优的平衡,再由葡萄经过酵母菌的完全转化后,其中的酒精、酸度、单宁、果味、甜度和干度便组成了葡萄酒。

不同的环境、风土、收割时间乃至酿酒技术都会对葡萄酒的平衡产生微量的影响,这就是为何会有好的葡萄酒和差的葡萄酒的根本原因。

我们当然不能这么简单地认为一款流传千年的酒精饮料就这么些东西,事实上在人类文明与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找到了那些“高级”的部分。这一研究始于来自1987年著名的“法国悖论”,通过对葡萄酒的各种理化指标分析,发现葡萄酒中含有的大量的多酚类物质如白藜芦醇、儿茶素、原花青素等,具有抗氧化、抗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生物活性功能,不同的物质赋予了葡萄酒不同的特点与生物活性,这些元素加在一起共同组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葡萄酒。所以若提起葡萄酒具有美容、抗衰老的功效其背后包含了大量的科学的研究与分析,并不是如部分营销号一般是骗人的事情,而葡萄酒的这一功能也无关其究竟是进口葡萄酒还是国产葡萄酒。

以DPPH清除力体现葡萄酒抗氧化能力图示

葡萄酒到底有讲究吗?

葡萄酒真的有讲究吗?我们该不该像电视剧或者网上的信息一样去用他们的步骤喝葡萄酒呢?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呢?

现在基本上所有人都知道了葡萄酒有“醒”的概念、有所谓“品鉴”的概念,所以大多数人即使没有望而却步,也悄悄在心中默默为葡萄酒打了个刻板印象:规矩真多。

但其实我们大可不必这么看待。无论在何种国家律法里,葡萄酒定义里都是属于硬饮料或者说是酒精饮料,我们不妨就拿它作为饮料来剖析。

传统饮料大多是工厂流水线产品,除开部分果汁外,其中添加了大量的保鲜剂、风味剂以及色素等食品添加剂以维持风味的稳定,当然合法合规的使用当地国家律法允许范围内的食品添加剂是可以的,但如白酒、葡萄酒等经过传统发酵的酒精饮料,却不能如这些使用稳定剂量的添加剂便可以得到稳定风味的饮料一般。

如前文所讲,自葡萄播种之日起,葡萄在微妙的成长过程下都隐藏着并不微妙的变化,其所经历风吹日晒逐渐成熟再到被采摘酿造并经过储存包装等等这一系列环节的变迁,都会对葡萄酒的风味与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并不能百分百完全精准控制的成熟度、糖分、酸度,以及酿造过程中的把控,都会使得每一批次所酿造的葡萄酒都是独一无二的。

当然了,我们可以完全随心所欲地品尝一瓶葡萄酒,不按照所谓的规矩,不遵从特定的步骤,酒不应该成为束缚人的枷锁,因为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品鉴,都是本该属于它的美好时刻。但当一瓶与时间和意外交过朋友的葡萄酒来到我们手中,无论其高低贵贱,我们品尝如此独特的产品,若不细细去探究一番它的来历,或也可能是对美酒的不尊重呢?

当打开一瓶葡萄酒的时候,到底要喝什么呢?

只有伟大的年份,没有伟大的葡萄酒

其实当我们打开一瓶酒的时候,它的变化就已经开始了。

经过包装密封的酒体在重新与氧气接触的那一刻,会与氧气产生化学反应,从而成功激活它原本的活性,在不断氧化的过程中,葡萄酒会一直在像你演变它不同的形态,从最初的收敛,到逐渐开放、成熟、顶峰最后衰退,在它被彻底氧化之前这一段适饮的时间,就叫做酒的行程,而被氧化衰退后的酒体,就是我们俗称的“坏了”。

简单来说,若是你买了一个香蕉或是一个苹果,你总希望它尝起来有本该如此的味道,若是尝起来十分一般,你肯定失望不已,葡萄酒亦然。

大名鼎鼎的赤霞珠

葡萄酒之所以特别,就在于它的独特性而非口味雷同。因为所有的葡萄酒都由某种特殊的葡萄制成,或单酿或混酿,每一种葡萄都有其独特之处,当葡萄酒精准地表现出了葡萄的特点,完美的塑造的自己的个性,你便会像在一次疲惫不堪的回家后打开了一罐最喜欢的啤酒,你会不禁舒服的发出一声感叹:“啊!就是这个味道!”

然后,是协调性。葡萄酒如同白酒一样,同样有诸味协调这一至高评价,一款独特精准且优点突出的葡萄酒,或是一款复杂高级的葡萄酒,一定不是最好的葡萄酒。酒亦如人,行事不可张扬,内心不可缺乏力量,要做到淡而又淡的名贵,就一定要达到诸味的完美协调。当酒中的酸、单宁、酒精、果味等主要物质完美无暇地融入到了一起,各种品质互相影响而不是一一向你独特的体现的时候,便可称之为一款伟大的酒。酒从来不会欺骗人,当真正喝到一款好酒时候,即使什么都不清楚,也会清楚地感受到它的魅力。

再往后,是超越果味的背后。人们在端起手中的酒杯的时候,总会习惯性地转一转酒杯晃动酒液,然后将鼻子伸至杯口,究竟在闻什么?

白葡萄酒香气转盘

红葡萄酒香气转盘

如上图所示,这是两张葡萄酒的香气转盘,人们会把葡萄酒的香气分为不同的种类加以区分,葡萄品种的特性、经过橡木桶陈酿时间的长短都会给葡萄酒带来不同的香气体现。

如今网上的培训资料有很多,我无意在此做关于此类的科普,列为看官无论是经常喝酒的老饕还是从未接触的新手,我认为都不必太过追求所谓的香气呈现体系。诚然,葡萄酒就是有这种独一无二的魅力,用复杂无比的香气在人类面前表现得雍容华贵,但就如同我们看到一个女人,穿了一件奢华无比的粉色连衣裙从上到下透漏着迷人的花果香气,若因此便迷了心神,既丢失了自己,也再也无缘窥见其内心的美丽。

高雅or低俗?

葡萄酒在中国历来都有一个绕不过去的门槛,那就是文化。

所有人都在看到葡萄酒的一瞬间,脑袋里浮现的都是:这是一个“洋玩意”,与之共同出场的有很多标签如:西方、上流、高雅、场合、昂贵等,当然,这些词也在我自己的脑海里出现过,葡萄酒可以不是舶来品,但葡萄酒文化的的确确是一种舶来文化。现如今的葡萄酒产品、知识与价值体系、餐酒搭配以及风土人文都无一例外属于西方文化传播的产物......但,这只是文化的碰撞,我认为它并不能上升到所谓高雅的程度。

我之前写过很多游记,得益于工作上的原因我可以去到很多我不曾听说过的地方,有南方也有北方,写过篇幅大多都是当地的人和食物,在我并不漫长的旅行生涯里, 不同地方的经历带给了我很大的思考和享受,你会完全沉浸在一个个独特的文化里,同样的产物在不同的地域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魅力——无论是语言、食物、性格还是山水。

葡萄酒亦然。

我们如今可以坐在家里看到世界的变迁,可以看到古人与今日的书,可以尝到南方、北方乃至全世界的食物,我们可以轻易从其中窥见一丝异域的风貌,当打开一瓶来自欧洲国家的葡萄酒,我们大可不必一定要从中窥见其阳光、沙滩、美妙的风土与人文等这些美好,但同时我们当然能观其形尝其味,从中抓取一丝丝信息,去感受与我们不同风味的背后隐藏的事物,或猜测、或笃定。

而且,如今一瓶正常品级的葡萄酒事实上并不昂贵,若说沿海沿湖的盐会比运到北方的盐便宜一些,从国外进口的高级玫瑰盐风味又比传统海盐足一些,那么最初沿海的那一袋盐尝到你的嘴里,难道它就不咸也不能称之为盐了吗?

一如我第一次品尝到北方的血肠、贵州的牛瘪、闽南的土笋冻、广东的烧腊时,我完全不能言语我的体会,经过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后才发现,原来想象中的美好与实际体验中间的那一份不完美,才是属于人类想象的最美空间,多一步便满,差一点则失。

毕竟人虽会思念故土,但谁又不向往远方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