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首页 » 白酒 » 纪念白酒科学巨匠周恒刚诞辰100周年:周恒刚、车可夫与芦台春

纪念白酒科学巨匠周恒刚诞辰100周年:周恒刚、车可夫与芦台春

提起“芦台春”,芦台人当年津津乐道两个人,一是周恒刚,一是车可夫,前者创制了“芦台春”,后者为“芦台春”题字,他们的贡献和作用,人们给予了极高评价,至今未能忘怀。

周恒刚是轻工业部酿酒高级工程师,“文革”期间下放到固安县“五七”干校劳动,天津地委很有眼光,把他要到地委所在地廊坊任了职。宁河县酒厂革委会主任潘兴云,很早就想酿制好酒,苦于没有技术,听说周恒刚其人,非常仰慕,特地把他请到芦台。

周恒刚,辽宁省金州(今大连市金县)人,中共党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毕业,来芦台时五十多岁,中高身材,微胖,性格内向。他来到酿酒第一线,也想有所作为,吃住在厂,同工人一道钻研,还领了三个人到辽宁省陵川酒厂学习酱香型白酒酿制方法。研制中他亲自把关,采取“单独发酵,分类储存,勾兑出厂”的方法,克服了诸多困难,终于使别具风味的“芦台春”问世。

“芦台春”于1972年酿制成功,1973年批量生产。各级领导和周恒刚的同行、朋友赶来祝贺,范曾等书画名人乘兴泼墨挥毫。

周恒刚视“芦台春”为得意之作,特让其婿常铁钧设计了商标,一次酒会,还即兴赋诗一首:“酚酩久贮瓮方开,惹得群蜂蝶又来,杜牧疗肠莫借问,乘车驱马赴芦台。”“芦台春”得到广泛好评,名气越来越大,自1975年被评为华北地区优质酒的三十多年里,先后在天津、华北地区乃至全国获得奖项,享有“北方小茅台”美誉。

周恒刚研制芦台春成功后,又在山东、河北、辽宁等地,帮助酿制多种优质白酒,受到各地高度评价。他还曾著书立说,其中有的成了大学教材。他在生产、技术、质量、香型等方面有许多独特见解,解决了无数疑难问题,培养了一批行业专业人才,带出了一支高水平的专业队伍,为我国白酒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

商标“芦台春”三字,魏碑体,朴拙厚重,奇肆险峻,遒劲大气,浑然天成,很多人都知道是宁河县文教局局长车可夫所写。他是河北省霸县人,中共党员,初中文化,自小喜爱写字,十七八岁就开始为商家写匾额,曾当过刻写员、法院书记员、文化馆馆长、中等学校副校长,高高的身材,眉清目秀,一条腿自小成残,走路有点颠拐,为人厚道,心胸开阔,不计官位大小,工作认真。他的字在天津地区颇有名气。

县酒厂领导和周恒刚非常重视“芦台春”商标的题字,决定要找个好手笔,大家自然想到了车可夫,潘兴云亲自登门拜托,车可夫欣然接受。这是车可夫“文革”受冲击后首次执笔,那年他不足50岁,时任县广播站站长。他非常认真,在办公桌上垫上几层报纸,铺上宣纸,凝神屏气,写一张,端详一会儿,再写,写了七八张,每写一张大家都赞叹叫好。车可夫最后选中了一幅,这就是我们后来看到的“芦台春”。

车可夫在芦台工作期间,曾为一些机关、商家写过牌子,这些字,都很好,可惜当时人们不知收藏,如今已很难见到了。

从“芦台春”出厂至今近40年,与时俱进,形成芦台春系列产品,从“芦台春”发展到芦台液、天尊酒、精品芦台春、珍品芦台春,到芦台春内供、特供,再到芦台春红色经典、蓝色经典,直到如今的芦台春津韵酒、芦台春雅韵酒、芦台春国韵酒……

“芦台春”其神不散,其名不衰,其势日盛,可以说,没有周恒刚就没有“芦台春”,没有车可夫就没有“芦台春”的酒书合璧、锦上添花。我们应该记住他们。(来源/一条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