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首页 » 白酒 » 历史藁城,因疫情而被外界关注的地方

历史藁城,因疫情而被外界关注的地方

前些时候,新冠肺炎疫情曾在藁城蔓延。人们在牵挂的同时,纷纷翻开辞典查阅,在电脑上百度:藁字怎么读?藁城在什么地方?藁城社会经济、历史人文如何?藁城三宫指的是什么?

藁城,有着怎样的历史演变?

藁字读作ɡăo(音搞),藁城是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市辖区,区域总面积836平方公里,人口80万。原称藁城县,1989年撤县建市,称藁城市,2014年9月石家庄市调整行政区划,藁城撤市设区,称藁城区至今。

藁城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处滹沱河洪积冲积平原,临近巍巍太行而无奇峰峻岭,绣原沃壤,气候宜人,物产富饶。为燕赵兴农最早地区之一,是河北省粮食主要产地,素有河北粮仓燕赵天府之美誉。昔称真定大邑,畿辅重地,今为经济强区,魅力新城。

藁城历史悠久。据台西商代遗址发掘的文物遗迹考证,早在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就在这里劳动生息,在3400年前的商代中期为朵氏部落聚居地。春秋肥子国曾在这里建都,西汉元鼎四年(前113),始置稾城县,属真定国。北齐初,改稾城县为高城县,隋开皇年间复名稾城县,蒙古太祖初年,改稾字为藁,遂称藁城县。藁城建置沿革,可谓是稾城—高城—稾城—藁城的演变过程。

稾字看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是稿的异体字。我们写文章所说的草稿,即从稾引伸而来。稾(稿)是草,草稿就是理不清的野草,乱乱的,意指初步写出的文稿。而藁字,《辞海》释义为藁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可入药。

至于为何在稾字上加草字头,改稾城为藁城呢,这里有一个传说故事:

元朝时,有一年,稾城县令为加强防御,动用民工大修城池。这时,有一朝中大臣路过这里,他以为修城是要反叛朝廷,回去告诉了皇帝。皇帝一听发了火,立即下了一道圣旨,出兵洗城,要把稾城人全部杀死。恰巧皇帝身边有个太监是稾城县梅花镇人,听说皇帝要发兵稾城,便慌了神。跟皇帝说:圣上,说别处有人造反我信,要说稾城人造反呀,您可得在心里好好思量思量,稾城人一向忠于朝廷,决不会反叛朝廷!再说稾城地处平原,没山没险,又连年遭灾,没有粮草,凭哪点能抵抗圣上的官兵呢!请圣上恩赐,免去稾城人民的死罪吧!皇帝一向跟这个太监亲近,觉得他为人忠厚老实,肯定不会欺骗自己,说:那就听你的,免……免字刚出口,那个告密的大臣急忙说:皇帝是金口玉言,哪能刚说的话又收回呢?皇帝说:那好办,赐稾城是个死城。又一想,稾城人本来没罪,不能平白无故叫个死城。他脑袋瓜一转,在稾字上加个草字头,改稾城为藁城,意思是只长野草不养人的荒凉城,也算跟死城的意思差不多。

就这样,藁城一名沿用到现在。作为地名,藁字也就成为藁城县(市、区)的专用字。

畿辅要冲,曾是兵家必争之地

藁城自古至今处于畿辅要冲,在天子脚下。在原始社会末期,全国定九州,藁城处于冀州中部,皇帝建都涿鹿。故有皇帝授丝嫘祖教民养蚕的故事,藁城人民有急农桑,崇礼让的习俗;藁城既是商族老家,又是商代纺织工场、养马基地。因此,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正如《藁城县志》所载,春秋时,晋荀吴率师灭肥(今藁城地);战国,赵蔺相如筑九门城于滹沱河之滨,大将李牧筑宜安城于郦水之阳,屯兵抗秦;东晋,燕慕容恪于九门筑安乐垒,……作为前燕屯兵袭魏之所;唐郭子仪、李光弼合兵战史思明于九门;明,靖难之役燕王起兵围拔雄县、血战藁城;明永乐建都北京后,又把藁城作为养马基地。总之,藁城这块平川沃土,成为古代战马驰骋之地。人民一方面为王室官府急农桑、植五谷,供应他们吃穿;另一方面受尽了历代兵燹之苦,兵乱、疫灾往往是并驾齐驱。仅永乐十四年(1416),藁城户口锐减三分之二,仅存三分之一,后徙山西之民以补之。但藁城人民勇敢坚强、勤劳,不畏艰难,又重整家园。

一个村庄的土疙瘩,曾引起国内外轰动

藁城台西商代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台西商代遗址,位于藁城西10千米处,分布在台西、庄合、故城和内族四村之间的耕地上,遗址以三个高大土丘为中心,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依其土丘方位,当地人称之为南台西台北台,统称为土疙瘩。

1965年9月,台西村社员在西台南侧取土时,发现了成组的青铜礼器和一件长达39厘米的玉戈。后又相继发现了青铜鼎、觚、戈、矛、金尊、石磬等26件文物。经专家鉴定,这批文物属于商代中期(公元前十四世纪前后)。与这批文物同时出土的一件铁刃青铜钺具有非常重要的考古价值,这在我国商代考古中是第一次发现,对研究我国冶金发展史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这一发现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极大轰动。从1973年6月开始,经过考古工作队数年的正式发掘,出土了陶器、石器、铜器、蚌器、木器、骨器、漆器、玛瑙器、麻织品、玉松石、植物种仁、医疗器械、铁矿石和带有陶文符号的陶片等4000余件文物,发掘出墓葬112座,还出土了房屋14间、商代水井两眼及灰坑、祭祀坑、酿酒作坊等遗迹。其中铁刃青铜钺、丝麻织品、漆器、医用植物种仁、房屋、水井、陶文等十几件文物,均为我国首次发现或罕见的商代文物,真实记录了我们祖先伟大的发明和创造,为研究我国商代中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科学资料。

台西商代遗址是继安阳殷墟、郑州商城等遗址之后商代考古又一重大发现,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范围及文化内涵看,它不是一般的村落遗址,应是商王朝畿以内的一个重要都邑,是这一带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亦是目前石家庄境内发现并确认的最早的城垣遗址。据考证,在这里出土的众多文物中,有七项居于世界之最,分别是世界上最早的铁器、最早的铁矿渣、最早的手术器械——砭镰、最早的平纹绉丝纺织品、最早的脱胶麻织品、保存最好年代最早的酿酒作坊遗址、最早的酒曲实物。这七项世界之最,充分见证了古老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

中国藁城屯头宫灯博物馆

藁城三宫历史源远流长

三宫特指藁城名特产品——宫灯、宫面、宫酒,称为藁城三大文化产业品牌,今均已入选河北省燕赵老字号保护名录项目。三宫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先智慧的结晶。

藁城宫灯由纱罩灯衍变而来

藁城宫灯起源于东汉,盛于隋唐,是由纱罩灯衍变而来。《中国科技史探索》记载,1973年在藁城台西商代遗址中发现了大麻丝织品及五块纤维丝织残片与一件青铜瓢,纤维丝织残片与青铜器黏附在一起。专家认定这些丝织物是家蚕丝,从而确定商代藁城人已经开始养蚕,并掌握了用蚕丝和大麻纤维织布的技术,此后丝织技术发展到使用脚踏木机,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织技术,且为藁城先民首创。由此可见藁城丝织业发达,绸庄每有积货,就做灯笼。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为藁城宫灯艺术提供了发展的物质条件。

藁城宫灯为藁城特有的民间工艺,据《藁城县志》记载,宫灯在清代曾作为贡品进贡朝廷。相传,清雍正年间,屯头村一李姓老汉有做灯笼的手艺,每到年节,便做几对灯笼挂在自家门口,以增添节日气氛。有一年,他做了几对精致的红灯笼到藁城集市上去卖,恰被县太爷看见,并全部买下,挂在县衙整日观赏。这一年又到了进贡日期,县太爷为取悦皇上,将自己心爱的灯笼献进宫内,果然被雍正皇上一眼看中,龙颜大悦,便把灯笼定为贡品,后来皇宫内到处挂上了大红灯笼。由于是皇宫专用,于是人们将贡灯称作宫灯。清末,随着宫灯流传至民间,宫灯的样式和种类愈加丰富,由此世代传承,流传至今。

藁城宫灯在传统宫灯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形成宫灯系列。现今,藁城宫灯基本可分为五种。第一种红纱灯,又叫纱罩灯,适合用于大型庆典活动。一般用在高大建筑物的墙体装饰,可渲染吉祥喜庆气氛。第二种为木雕宫灯,是清末时期的仿清代宫灯流传而来,多用于家居、茶楼、宾馆、艺术展示厅等。第三种是走马灯,其具有旋转动感的特征,多用于节庆装点和观赏。第四种是大型电动彩灯(包括花灯),适合在街道广场展出以及相应规模的展览活动,节庆游乐、观赏。第五种是最新研发的工艺纸雕宫灯系列。另外,还有日韩民族特色的长圆形纱罩灯。

藁城宫灯多为椭圆形、传统六角形、八角形和四边形等造型,均以竹架及红绸布手工制作而成,制作工艺复杂,共有控竹篾、洗竹竿、钻座眼儿等56道工序。常见式样有白帽方灯、纱圆灯、罗汉灯、走马灯、蝴蝶灯、二龙戏珠灯等,尤以红纱灯最为出名,具有造型优美、宜书宜画、撑合自如、易于保存等优点。其品种繁多,如一团和气灯、哈哈二仙灯、三阳开泰灯、四季平安灯、八仙过海灯、九子登科灯等。

2016年藁城宫灯总产量达2000万对以上,年产值15亿元,分别占全国宫灯行业的82%、89%,产业规模与国内其他主要产区相比具有较大优势,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美誉。

象征团圆红火的藁城宫灯,从百姓门前一直挂到了北京中南海。屯头村民李小军制作的宫灯挂上了中南海新华门。宫灯大王苏振英为山东淄博张界公园制作了一对宫灯巨无霸,每只高达9.8米,直径8.6米,迄今仍是全国宫灯之最。

藁城宫灯不光红遍了华夏大地,还远销俄罗斯、日本、韩国、朝鲜及东南亚各国,挂到美国纽约唐人街,法国巴黎香榭尔大街……挂到了全世界每一处有华人的地方。

藁城宫面始于唐朝

藁城宫面生产始于唐贞观年间,已有1300余年历史,为藁城一大名产。因其手工制作的空心挂面可以在水中吹出气泡且细如发丝,油亮洁白,粗细均匀整齐,清朝年间又曾进贡朝廷,故得名宫面。

藁城宫面原系纯手工挂面,后经无数次工艺改进,在唐代即成为具有地方风味的名特食品。明朝时期,藁城一带的面食艺人,则以精于制作挂面而驰名燕赵之地。清光绪年间,地方官吏曾以此进贡皇宫。清廷《贡单》记载,光绪九年(1883)、十二年、十九年连续三年收到直隶总督荣禄、李鸿章送去藁邑挂面6盒(每盒50斤)。进贡挂面有圆条、扁条、扁花三类,均为空心。自此藁城挂面被列为宫廷佳品。《藁城县志》载,光绪年间吾邑之挂面,系土人所艺,味极适口,相传数百载,曾进贡清皇室,故名产也。在民国时期,藁城宫面曾出口朝鲜,并获孙中山南京总统府颁发的国光银牌嘉奖。

藁城宫面手工制作工艺,即以精粉、精油、粗盐为原料,经和面、醒面、开条、盘条、上轴、分面、上架晾面、拽条、拉丝、阴干等13道工序手工精制而成。制作时间非常讲究,通常要在凌晨两三点钟起床和面,在制作中还要受到季节、气温及空气湿度的影响,所以藁城宫面一般都会在冬、春季手工制作,基本上是用一天时间来完成的。经13道工序做出的宫面,条细空心,油亮洁白,粗细均匀整齐。煮熟挑入碗中,半汤半面,汤清味佳,既可作主食,又可佐餐,尤宜病人和产妇食用。因其系手工制作,故耐火不糟,回锅而不烂,嚼有口劲,食用简便,富有营养,深受人们喜爱。

藁城酿酒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藁城酿酒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1973年,河北省文管处组成考古队,对藁城台西商代遗址进行了发掘,在此发现了世界上保存最好、年代最早的酿酒作坊遗址,遗址内出土8.5千克人工培植的酿酒酵母遗存(现保存于河北省博物馆)。

西汉末年,刘秀在河北一带活动,并娶稾城(今藁城)人郭圣通为妻。郭家用当地美酒浓香醴盛宴招待刘秀,酒席宴上刘秀开怀畅饮,乘兴赋诗:履佳地兮享酣宴,得杰士兮兴吾汉,美酒兮助吾,志酬兮永,厚封赏兮吾誓,皇天兮照鉴。刘秀称帝后,封浓香醴为皇宫御酒,宫酒由此得名。

1973年藁城县酒厂科技人员总结挖掘传统工艺,加以先进酿造技术,研制出现代浓香酒,90年代初,在浓香酒的基础上,又开发研制出宫酒,使这一古老的历史文化名酒再现人间。

藁城宫酒采用优良红粮为原料,小麦大曲为糖化发酵剂,经清蒸清烧,泥窖发酵,按质摘酒,分级贮存,科学酿制而成,形成了清亮透明、甜香爽净、醇厚优雅、回味悠长之独特风韵。

文/石家庄市藁城区地方志编纂中心主任 米志科

编辑/王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