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首页 » 白酒 » 对话颐阳酒业掌门人于海先:冲锋!冲锋!冲锋!亮剑酱香学酒底气何在?

对话颐阳酒业掌门人于海先:冲锋!冲锋!冲锋!亮剑酱香学酒底气何在?

于海先是一名老兵。这一点,他从未忘却。 从独立营战士到联中教师,再从车间工人到国营厂长,直到地方酒企掌门人……他的角色变了又变,唯一没变的,是他身上的那股子韧劲,一种源自铁血军旅的冲锋意志。

军人的魂,什么时候都不能丢!于海先说,离开卫戍部队参与实业报国,形式不同但本质相似,无论是何角色,从事什么工作,他始终以军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严于律己、不惧险阻、敢于亮剑!

这是于海先的人生哲学,也是他的治企之道。

四十余年兴企之路,无数坎坷面前,于海先从未退缩,始终以冲锋者的姿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带领颐阳酒业从一个名不见经不转的小酒厂,成长为山东酒业的翘楚。

如今,于海先发起了新一轮的冲锋:颐阳酒业改变一个香型走到底的老路子,推出了技术沉淀近30年的酱香型白酒——53°酱香学酒!

一石激起千层浪,业内业外,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没人会小觑于海先的这次冲锋,因为,他此前每一次冲锋都为颐阳酒业打开了新的局面!

许多人都在寻找,于海先冲锋的底气,到底是什么?

1978年,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惊醒了沉寂许久的大地。

同年,22岁的于海先结束了3年军旅生涯,从部队复员,分配在镇上联中从事教学工作。

按理说,稳定的工作、优厚的待遇,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但不安分的于海先却选择了离开,在文登糖厂找到了一份工作,负责甜菜出浆生糖的第一道工序。

我很珍惜这个岗位,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质量决定命运。于海先说,每一粒糖都是分子运动和气象运动的综合结果,通过指标运用,糖的结晶形态可大可小,甜度可强可弱,这些全在于操作员的把控中。

经历了部队磨练的于海先,越是复杂的问题,他就越想琢磨明白。于是,如何提升糖的产量和质量,一下子就提起了他的兴趣。

为了把制糖原理研究明白,于海先借来了厚厚的技术手册,不足20天便将手册背诵下来。除自己负责的工段外,他还虚心跟上下游工段请教技术,将制糖技术研究得透透的!

上级要绵糖,我的结晶罐里绝对不出一丁点砂糖!于海先制糖的技术炉火纯青,不仅在于自身工段的娴熟操作,而是将上下游工段整合为一,理顺出一条龙的操作,原本需要三个人管一个的结晶罐,于海先一个人能管3个,计划3天完成的工作量,于海先8个小时就能搞定!

凡事都有规律,就看你怎么去抓。于海先说,摸索出制糖的规律后,他便开始琢磨如何降低能耗,提高产量。

通过观察,于海先发现制糖煮沙的过程中,机器壁上会残存一些结晶,这些结晶大多会被当作废料丢弃。这些废料在于海先看来却是个宝贝,他将这些结晶取出后,重新融化提炼,又制出了新的糖浆和结晶。就这样,于海先所在的班组制糖结晶量比其他班组高了40%左右。于海先也成了同事们交口称赞的结晶大王。

此后,于海先先后担任糖厂车间主任,味精厂副厂长以及淀粉厂厂长等职务。无论哪个岗位,他始终以军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保持冲锋状态,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绩。

结果是衡量价值的最终标准。于海先说,经过部队大熔炉的锤炼,他深刻地明白,无论过程如何,结果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做实业也好,做商业也罢,都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身在其中时刻不能懈怠,抓好质量,做大产量,以质取优才能赢得胜利。

万事万物,皆如此理。

1990年10月28日,于海先与颐阳酒业有了交集,那时候颐阳酒业还不是集团公司,只是一个县级小型酿酒厂。任谁都料想不到,于海先和文登酿酒厂的命运,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时候,文登酿酒厂是个烫手的山药,积年贫弱,生产力不足,资金周转补偿,缺乏主力产品,企业连年亏损。一年之内三易厂长,成了扶不上墙的烂摊子。

于海先,则是酒厂的第三任厂长。

面对着企业的现状,军人出身的于海先没有丝毫退缩,对他而言,商场如战场,只要用度得当,反败为胜不是没有可能。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打赢这场翻身仗。

然而,打仗并不是盲目为之,更不是逞匹夫之勇。深谙此理的于海先面对眼前的困境,他始终保持着军人的理智和冷静,将在部队培养的机变能力完美融入商战之中。

审时度势,是军事决策的基本要求。于海先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酿酒厂的核心骨干走出去学习。几个月下来,于海先一行南下贵州茅台,西入川蜀五粮液,向行业老大哥学习生产技术,开拓行业眼界。与此同时,对标省内名酒名企查找市场切入点和价格政策。

从商最忌坐井观天,走出去才知道天地之宽。于海先说,外出考察,给自己这个酒业的门外汉上了生动的一课:酒业发展,离不开品质、品牌和市场这三个要素,其中,核心是品质。

当时,文登酿酒厂没有主力产品,主要面向村镇供销社生产天福山白干和昆嵛白干两个产品,除了廉价,几乎没有任何市场竞争力。这种情况持续了很多年,以至于文登出现了一个怪圈——文登人不喝文登的酒。

本地人不喝本地酒,就因为质量不行!在于海先看来,这种怪圈是地方酒业的奇耻大辱,他决心改变这个现状。于是,如何提升产品质量,赢得本地市场,成了于海先改革发展的第一场战役。

为了筹集到企业改革发展的启动资金,于海先连轴转了几个月,几乎就没闲着过。终于,他从省里贷回了2000万的资金,一口气上了两个当时最先进的酿酒车间,从技术层面解决了生产环节从无到有的问题。

想要撬动本地市场,酒的品质必须打硬。于海先深知此理,根据当地人的饮酒习惯,文登酿酒厂推出了纯粮食酿造的昆嵛头曲和昆嵛特曲两款新品,立即受到了大众的认可。

为了扩大昆嵛特曲的品牌,文登酿酒厂与本地供销系统达成战略合作,将大部分的利润让给供销社,一下子打开了昆嵛系列产品的市场。

仅一年时间,文登酿酒厂便补齐了贷款,实现了数十年以来的首次盈利。至1994年,文登酿酒厂利税突破千万,正式加入山东知名企业行列。

1997年12月,文登酿酒厂完成企业改制。

1998年1月,经威海市体改委批准成立威海颐阳酒业集团暨威海颐阳酒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个崭新的颐阳重新亮相,充满着改革的生机与活力。

1996年,是颐阳酒业60余年历程的重点节点。

这一年的4月,陪伴几代人的文登学酒正式亮相。

酒,是一种文化,凝聚着精气神!于海先说,文登古秦皇登台召文的典故,千年以来,当地文脉不绝,始有文登学风。文登酿酒厂借势成酒,就是要以千古文登学为座右铭,凝心聚力,酿一坛千古老酒。

有个体面的名字,只是文登学酒的面子,还需有个名副其实的里子。于是,于海先的目光盯向了国内三大名酒茅五剑之一的五粮液,对标这款国酒开发浓香型五粮文登学酒。

做,我们就做最好的。于海先首先抓的是品质源头——原材料。为此,颐阳酒业分批从各地优产的粮食中筛选文登学酒的酿造原料,最终确定了辽宁盖州的红高粱、文登泽头的玉米和葛家的小麦、江苏灌云的糯米和大米,力求将文登学酒的口感做到最佳。

与此同时,颐阳酒业开始与五粮液开展技术合作,共同研发文登学酒的酿造工艺。可以说,文登学酒脱胎于五粮液,又在原有的基础上,根据当地人的口感有所创新。

那么,如何确保浓香型五粮文登学的口感与五粮液相符呢?这是颐阳酒业面临的又一个难题。

当时,品酒师品鉴是区分白酒口感的主要方式,但每个人的味蕾都有所不同,鉴别出来的酒质难免有所差池。

为此,于海先力排众议投资300余万,建起了颐阳酒业的检测中心,购买了国际最先进的色谱仪,应用数据分析酒液中的微量元素。

浓香型五粮文登学酒的品质相差无几。于海先说,对比分析了五粮液的数据后,酒液中大约有80余种微量元素,其中20余种核心元素的含量与文登学酒几乎相同,这样的成绩让于海先倍感骄傲与自豪。

1999年,新世纪的曙光即将照亮神州大地。然而,一场关于文登学与文蹬学的商标之争却成为一时的热点。

原来,自颐阳酒业重磅推出文登学酒后,每年都投入数百万的资金对该品牌进行品牌宣传,由于多种原因,一直未能完成文登学商标的注册工作。正当文登学酒品牌蒸蒸日上之时,市面上突然出现了一种名为文蹬学的产品,严重影响了文登学酒的信誉。

品牌如国土,寸土不让,不然我们就是企业的罪人。于海先的话掷地有声,为此,颐阳酒业成立了专门的团队,委托省商标事务所对文蹬学商标提出异议,打响了一场守卫品牌的荣誉之战。这场不见硝烟的战役一打就是两年,最终国家工商局裁定文蹬学属于恶意抢注行为,勒令撤销。

品牌,是企业的生命,每个人都要心怀敬畏,用一生去守护它。于海先的品牌之路走得很不容易,血淋淋的教训时刻都在告诫着他,品质决定品牌,品牌决定企业的命运,只有抓住这个基本线,企业才能得到发展,否则一切都是枉然。

什么样的人,酿什么样的酒!于海先酿的酒,从血脉里带着一股韧性,不拘于俗,不桀于达。

当勾兑酒充盈市场之时,于海先打出一手纯粮牌,一时风光无两;当粮食酒风行江湖之时,于海先对标国酒推出了五粮型文登学,率先占领了制高点;当网红酒和话题酒大行其道之时,于海先又准备了什么呢?

于海先给出的答案是:集三十年大成之作——53°酱香型学酒!

冲锋,永远向第一名看齐!这是于海先的用兵之法,也是他的治企之道。这个念头从他开始掌舵颐阳酒业的时候,就在他的意识里萌芽生长。

原来,1990年上任初,于海先的第一次外出考察,省外名酒看了两处,一处是贵州茅台,另一处是川蜀五粮液。他的学习很扎实,不仅是学管理、学策略、也将学习的目光瞄准了酿酒的工艺和方法上。

看不到差距,永远不能进步。于海先说,考察结束后,学习考察团有过一次争执,大家争执的焦点是考察学习后,颐阳酒业要推出的纯粮酒走什么香型的路子。

根据大众口味和市场购买能力,颐阳酒业最终决定优先发展浓香型纯粮食酒,这也是浓香型五粮文登学酒的来历。

现在不习惯,将来不一定!现在不准备,将来可能被动!于海先对酒业发展的形势看得很远,在他的坚持下,颐阳酒业一方面与五粮液开展技术合作,另一方面派出技术骨干前往贵州茅台酒厂学艺,潜心研究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

近30年来,颐阳集团专门成立了酱香型白酒技术攻关小组,着眼技术难题和工艺方法,攻克了一个个难题,熟练地掌握了源自国酒茅台的酱香型工艺。

2018年,颐阳酒业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为了适应市场形式的变化,颐阳酒业打破一个香型酒走到底的固有模式,将生产酱香型白酒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

为了模拟云贵地区潮湿复杂的环境,于海先将酱香酒的窖池建在了半地下的环境中,给予微生物足够湿润的空间。在窖池建设上,改变原有泥壁大窖池的粗放式形式,采取小长条型石壁窖池的方式,让更多微量元素融入酒液发酵过程,从而增加味觉的层次感。

遵循古法酿制,是于海先的坚守。他相信一个道理:一坛好酒需要技艺和自然的共同孕育。酱香学酒的生产过程繁复务必,仅酿造就需要300余天,要经过两次投料、九蒸九煮、八次加曲、七次取酒、历经28道工序、160个环节,再经过15年以上陈化,酒味方得醇和浓郁之色。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9月,在山东省白酒行业质量鉴评会上,颐阳酒业酿制的53°酱香学酒以其微黄透明、酱香突出、陈香悅人、优雅细腻、空杯留香持久、入口柔绵醇厚、回味悠长、风格突出的口感,一举夺得质量金奖。

治学需严谨,酿酒亦如是,文登千古学风,当酿三千好酒。这也是于海先将颐阳酱香酒命名为学酒的底气和信心,酱香中所蕴含的中国意境——在岁月与技艺的调和下,酸甜苦辣咸五味相融,方有酒中甘而不浓、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的品相,像极了那些意气盎然、谦逊低调的青衫文士,不负盛学之名。

而这,才是于海先的底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