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首页 » 白酒 » 崇文人!曾经的一些老照片,昔日旧影只能在老照片里回忆了

崇文人!曾经的一些老照片,昔日旧影只能在老照片里回忆了

崇文,承载了我们太多的回忆和留恋

经历无数次的变迁后,彷佛有种找不到家的感觉

这里的房子都变高了,很多熟悉的胡同也消失了

老街坊们都搬走了,连打小穿开裆裤的发小都很少见了

有句老话怎么说来着

崇文长,宣武生

生我养我的地方叫北京

大杂院,胡同里

养育我们几辈人

杨大爷,王大妈,您早您好咱回头聊

胡同里,大树下,咱来杯高末儿下盘棋

小商贩,串街巷,屋里屋外全听见。

二八车,横大梁儿,“掏裆”骑着满世界串儿!走天坛,逛前门,南来顺的小吃点个赞。

南城的故事,南城的人

110103

崇文的孩子有着崇文的魂儿

整理一下咱崇文区的一些老照片

从1750年的崇文门开始

1750年的崇文门箭楼,瓮城,城楼和城墙

1976年的门箭楼,瓮城,城楼以及护城河

1890年的崇文门箭楼

1901年

崇文门南侧面‘城外’

1901年英军扒开崇文门的瓮城修建铁路

1902年双向铁路竣工

火车通过崇文门瓮城

崇文门外大街北起崇文门,与崇文门内大街、崇文门东大街、崇文门西大街衔接,南至天坛路。

崇外大街

向阳第一招待所、西河沿、崇文门菜市场、东打磨厂、工艺品商店、金属公司崇文门供应站、喜鹊 喜悦胡同、崇文化工油漆商店、服装加工门市部、巾帽胡同、化工试剂商店、崇文联运站、万全堂药店、崇文餐厅、崇文绳麻商店、崇光照相馆、木厂胡同东兴隆街、崇文医药商店、木旋活门市部、苗家胡同、五金批发部、崇文理发馆、修车铺、北京自行车厂门市部、王麻子刀剪生产车间、茶食副食店、笼屉门帘修理坊、崇文石油商店、崇文区结核病防治所、崇外大街小学(崇文文化馆)

紧挨“崇菜”南侧的打磨厂的胡同。它东起崇文门外大街,西至前门大街,东西长约1725米,这是一条北京人十分熟悉的街巷

西打磨厂街内有玉皇庙、 关帝庙、灵佑宫等寺庙建筑,还有粤东、潮郡、临汾、宁浦、应山、钟祥等许多会馆。

您应该看过电视连续剧《大宅门》吧,剧中主人公同仁堂的东家——乐家老宅,就在西打磨厂街46号。这在当年的西打磨厂街里,可是最为显赫的人家。那时,同仁堂药店在大栅栏, 乐家住在西打磨厂街

东兴隆街52号,过去是大太监李莲英居住的地儿,现在是同仁堂博物馆办公室了,青砖灰瓦,古色古香

崇文区文化馆

六十年代中期,在崇文门外东侧的小公园处修建了无轨电车总站,111路、108路就从这里发车。1974年从停车场南头到东河沿建起了哈德门饭店。

花市大街

在花市路口南,有座十分接地气的商店——花市百货商场,针头线脑、毛巾手帕、布鞋帽子,床单被套,老百姓用的日用百货都能买到,人气也旺。后来转型成为金伦大夏

千芝堂。千芝堂药店开业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取名千芝堂是取铺中藏有千万枝灵芝之意

过了千芝堂,有两家饭馆,一个是回民的利民饭馆、一个是国营晋原饭馆,回、汉两个饭馆开在一起的似乎不多见,两家虽习俗不同,却也和谐相处,热热闹闹。

往前便是手帕胡同口,手帕胡同因有手帕作坊而得名,它是西花市大街南临的一条古老胡同,早在明朝时就叫此名。已故的京剧艺术家侯喜瑞曾居住在此胡同的14号,宅第坐北朝南,共有三层院落。

北京市第四人民医院

磁器口

花市头条最后的留影‘转自四库全叔’

繁极一时的花市大街

新华书店、日用杂品竹器店、花市澡堂子、北京地毯厂、副食合作社

容真照相馆

内明远清真饭馆

天合成烟袋铺

东花市回民小学

现如今,崇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林立,马路宽敞,新世界百货、国瑞百货、搜秀商场等等在这里安营扎寨。

崇文这些年的变化,甭说是海外归来的人了,就连老崇文人有时候也得借助路牌才能找到记忆中的“家”。

朝花夕拾杯中酒,灯火阑珊无觅处。既为南城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惊喜,也为消失的老北京古韵而扼腕。春风拂面,晨光沐浴,而我们的生活也还在继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