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首页 » 白酒 » 看点丨陇西有一种大曲酒,喝过之后让人不能忘

看点丨陇西有一种大曲酒,喝过之后让人不能忘

在陇西县巩昌镇靛坪村,有一家传承了百余年的家庭式烧酒作坊。2016年7月,被省博物馆协会命名为“程氏烧酒”博物馆,其烧酒工艺,被定西市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程氏烧酒”始于清末民初,酒坊当年的商号为“合裕永”,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据1986年出版的《陇西县志·饮料制造业》,以及2003年出版的《定西史略·食品制造业》记载,陇西传统生产的老白酒,以靛坪村的酒坊最为著名,产品质量好,销量也大。

现年58岁的程万里为百年“程氏烧酒”的第四代传人。据他介绍,清末民初,在曾祖父程富贵、祖父程传仁先生那一辈,程氏家族从外地迁入陇西时,就已经开始酿酒。当时的酿酒原料,以高粱为主,制曲用大麦和小豌豆。酿造主要设备有曲室、酒窖、灶台、蒸锅、汽锅、木甑桶、酒匙、曲模、酒坛、酒柜等,俗称“烧坊”,纯为家庭手工业。

当年的酿酒方法,采用的是陕西凤翔“西凤酒”的工艺,在地窖里发酵,是为“清香型”白酒;而以茅台酒为代表的白酒,则是在石头做的窖池里发酵,这是“酱香型”白酒的发酵方法。而“程氏烧酒”,则融合了清香型和酱香型白酒的特点,采用泥土做的窖池发酵,且把窖池的形状挖成长方形,使酒醅最大程度地和泥土窖池充分接触,促使微生物的大量繁殖,这样酿出的白酒,兼有清香型和酱香型的特点,被称为“程氏烧酒”特有的“兼香型”。

曲为酒骨。冬天酿酒,夏天制曲,这是酿酒界的传统工艺。制曲是酿酒的第一道工序,夏天温度高,微生物繁殖旺盛,制成的曲品质最佳。制曲的过程,是先把小麦、小豌豆、大麦等粮食磨碎,混合在一起,用脚踩踏。踩踏好后,再进“曲房”。一般要在曲房里自然发酵40天左右,存放三至六个月,然后才能用来酿酒。有了好品质的曲,才能酿出高品质的酒,因此,制曲的每一道工序,一点也马虎不得。

水为酒魂。好水才能酿出佳酒,所谓“琼浆玉液”,指的就是水的品质和酒品之间的关系。“程氏烧酒”所用的水,是当地从地下自然涌出的一股泉水。当地人称“暖水”。何谓“暖水”?就是一年四季都在长流的泉水。冬天水温高,还冒着热气;夏天水流清澈,喝起来冰凉清冽,味甘甜,是酿酒的好水。1964年编纂的《陇西县志》(初稿,后未出版)在《其他历史遗迹》条目8上记载着:“汪家鱼池,在陇西县城西北五里许李家坪附近。泉水都源于渭河南岸断崖间,东西数百步,有十余泉。元初,附近为汪世显别墅(后废);又因泉大鱼多,故名。” 靛坪村和李家坪相邻。由于气候变迁,从山崖间流出的泉水断流了,但从地下涌出的泉水,也属于这一水系。从其能够养鱼,即可知其水质的优良。当然,泉水若用于酿酒,还必须过滤,以除去杂质。

为了酿出好酒,程万里在粮食的选择上可谓煞费苦心。在市场上选购粮食,一定是最好的。酿出的白酒,还必须窖藏三年以上,才能上市。白酒的酒精度,在50至60度之间最佳。陇西人好喝酒,凡是喝过“靛坪大曲”的人,无不交口称赞。这个酒当时喝进口里感觉很烈,但回味悠长,有一种独特的香味。一旦喝多了,酒力也很快就会发散,不头疼,不口干,第二天也没有后遗症,不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程氏烧酒”根本用不着“上市”,在家里就被定购一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消费”理念的流行,运用传统工艺生产的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白酒行业也不例外。“程氏烧酒”的酿酒工艺,不仅符合“健康、绿色、环保”的消费时尚,更重要的是,它保存了一份传统工艺,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更是留给后人的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

责任编辑:何瀚

投稿邮箱:343254522@qq.com

须知:非遗项目、图片、视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