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首页 » 白酒 » 燕麦酒之乡——会东

燕麦酒之乡——会东

白酒千千万,一半在四川。川酒清浓酱兼有,蜀山群嶂与数江汇流,盆地气候与日照时长,得天独厚滋养着土壤中的丰富微生物,酿造历史与饮酒文化氛围浓厚。在川与滇交界处,另有一种川酒的代表存在——燕麦酒,因着当地气候和种植燕麦的根源,在大凉山的深处精酿臻藏,厚积薄发。

燕麦酒传统

燕麦酒是会东地区数百年来的酿造习俗与传统,是高山植物与当地酿造文化的有机结合,是五谷之外的另一种独特粮食——燕麦酿造出的特殊白酒。会东燕麦酒,源自于会东当地彝家古法酿造工艺,是本地人多年来的酿酒习惯和饮用日常。

高寒山地,并没有高粱、小麦、糯米等常见粮食的丰产与富余,更遑论用更多的五粮来酿造白酒。燕麦这一特殊地域性植物,在给予数代人生存力量之后以后,显露出其酿酒的天赋来。

关于彝族人酿酒的传说有很多,相传很久之前彝族、藏族、汉族三兄弟居住在一起,偶然饭蒸多之后第二天发酵出了甘美的酒液,你推我转之余诞生的“转转酒”;支格阿龙在痛饮几坛酒之后打败了博阿莫;“彝人贵在酒,汉人贵在茶”的彝家格言;彝区欢迎客人的拦门酒,送走客人的留客酒,少女奉上的“姑娘酒”必须喝下且回礼等等。这些与酒有关的传说、习俗、日常都说明了酒在彝区在义渠人们心目中的重要性。

会东属于多民族聚居地,燕麦酒的风俗则是源于当地彝家人的古老习惯。传统的燕麦酒采用的“天锅”蒸馏法式,酿造出的燕麦酒纯净透明,甘美醇甜,余味净爽。在后世人们不断地发掘与增进的基础上,燕麦酒逐渐有了更为完善和系统化的酿造程序。

地域气候

会东地处川滇交界,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日照时间超过2300小时,更有雨季和旱季之分。山地地貌和较高海拔差距造就了此地蒸发旺盛与四季如春的特点。最高海拔可达3331米,最低海拔则为640米,垂直立体气候带来的高山积雪与峡谷炎热更是为酿造燕麦酒赋予了特殊的作用。高海拔地区长时间的日照保证了农作物的生长与饱满度,良好的气候与雨水则对酿造过程中的微生物发酵环境有着不容忽视的辅助作用。会东被金沙江半包,空气水分产生作用同时,又与山地丘陵的地理优势不可分割。

燕麦种植

会东地区的燕麦种植与产量与天气关系密不可分,北方地区的燕麦已有数寸之高,会东地区的燕麦还未下种。受干燥天气和季风气候的影响,清明过后会东本地才会种下第一批燕麦。燕麦本身在彝区有着至高的地位,古老的彝人只会给初生的孩童和家中地位甚高的人吃燕麦,远行的人也会随身携带燕麦炒熟磨成的粉,称其为“居”、“都”、“哈什”。

这种神奇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土壤的要求极为严格,半坡山地,湿度适中,土壤疏松且平整,太大颗粒的土块不利于发芽生长,平整的土壤才能孕育更茁壮的燕麦。燕麦无法使用除草药剂,使得燕麦必须依靠人们的手工除草,农业现代化的今日燕麦仍旧遵循着数千年前人类祖先的刀耕火种。

人工种植、人工施肥(有机肥)、人工收割、整个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城市化与乡村发展对这块土地带来的不止是交通便捷,还有不断流走的打工人潮,原本留在这块土地上的人越来越少,这种亩产不超过500斤的粮食作物对于种植它的农民来说已经成为某种程度上的负担。当地在农业发展与土壤保护上秉持继续种植与扩大种植,一面为了保护土地和土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面也是由于会东燕麦生长出的小颗粒燕麦与其他地区的有所区别。在各方面的促进与监督之下,会东地区的燕麦在原有的基础上仍旧保持着不小的产量。

非物质文化遗产

凉山州酿造白酒有包谷酒、苦荞酒、燕麦酒,最为出名的还数会东地区的燕麦酒,尤其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其时凉山地区从奴隶社会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秩序之外,与生活有关的衣食住行和饮食文化却在缓慢变化中有着一定的保留。,尤其是酿造燕麦酒的技艺和饮酒的风俗。这一时期数以百计的酿酒作坊遍布会东各个乡镇,繁荣的经济和酿酒风气将这一传统古法酿造技艺不断地发扬与壮大。

会东燕麦酒是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着古法酿造技艺,代表着对燕麦酒文化和工艺的标杆意义。燕麦酒的酿造工艺虽然是从传统的小锅小灶演化而来,地域性特殊的微生物繁衍和特殊酿造原料带来的甘冽净爽是会东燕麦酒的一大特色。

白酒本身就是一种土特产,也是一种文化特产,离开了会东这片地方,脱离了本地小颗粒燕麦的原料,即使用同样的工艺酿造,也无法酿出会东燕麦酒。会东地区坚持着燕麦的酿酒技法,也是传承着大凉山特殊的的清香白酒风情。

会东地处川南一隅,属于南丝绸之路上的隐秘山地,山路盘旋,百转千回,行人直道路难,正是如此才能保持原有的酿造理念,保持古法单粮发酵的纯粮工艺。虽然高速仍在建,会东燕麦酒有信心走出凉山,走出四川,走出中国。以彝家古法燕麦酒的名义,将这种历久弥新的精神不断保持下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