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首页 » 白酒 » 【乡土风情】和政酒文化

【乡土风情】和政酒文化

说起酒,在宁河大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调侃语:和政的麻雀也能喝二两,足以说明我县的酒文化可谓是名不虚传。和政历来就有喝酒的传统,无论是逢年过节、老人贺寿、新人结婚、还是小孩满月,酒,那绝对是必不可少的。大家围坐在一起,划拳吆喝,一下子,喜庆热闹的气氛就顿时不言而喻。说和政人好客,也与酒有着很大的关系。不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只要你走进和政的任何一户人家,热情纯朴的和政人必定会第一时间邀你坐上热炕,摆上炕桌,烫上一壶自家酿造的擦瓦酒斟上。于是,所有的感情就都全在一杯酒里了。

你可别小看这自家酿的擦瓦酒,它可是有悠久历史的。据王沛先生采集的和政地区酒曲《吃酒要问酒的根》的唱词中反映:这酒不是残的酒,张四姐下凡留下的手来看,和政酿酒历史确实已经很久远了。据省群艺馆研究员赵忠先生讲:早在北宋时期,宁河人酿造青稞酒的手艺就闻名,作为首领的女当家人还曾向宋朝皇帝申请酿酒专利权,开发酿酒业。到了明代,宁河的酿酒业就已相当兴盛了。大学士解缙谪居河州,曾慕名到宁河赏泉饮酒,赋诗一首:宁河城头百丈涌,下瓢一饮醉春风。一饮醉春风,何其潇洒,何其浪漫也!诗因酒成,酒因诗名,宁河的酒便名扬天下了。

和政地处高原,过去盛产青稞,所种的青稞受高原上强烈的阳光精华,能量充足,最适宜于酿造青稞酒。流传于我县地区的花儿唱到:青稞大麦啦煮酒哩,麦麸子拌两缸醋里,就是很好的例证。而近几年,和政宁河春酒厂因地制宜,又在全县范围内种植藜麦,为酿造藜麦酒准备充分的原料,如今,藜麦酒已成功上市,促进了我县酿酒业的更好更快发展。宁河城因有99眼泉被美称为西北泉城。龙泉、滴珠泉、后寨子泉,清冽的泉水把整个宁河城团团围住,城在泉边,泉在城中,泉清酒冽,为酿酒提供了绝好的自然条件。原和政县委书记、著名诗人郭栋先生曾撰联赞誉:悬壶点漏,滴滴明珠迎游客!飞瀑直泻,瓢瓢玉液醉春风。

和政人自己酿酒自己喝,也算得上是个历史了。和政的酿酒技术,过去的做法是:先砌一个土锅台,安上锅,内装酒糟,青稞等料,再用麦杆编成的草圈盖住锅口,沿草圈边置上盛水的装置,然后用火蒸。蒸出的水蒸汽受冷后沿麦秆流到盛水的装置里就成了酒。这类土法制酒的技术已见不到了。笔者曾到和政县新庄乡西樊庄考察过一个土法制酒的小作坊。也是土锅台,上安一口锅,再做一个能装冷水的铁皮长桶套在锅沿上,铁桶的上口做成圆锥状,锥尖套在11公分左右炉筒上,一直拐到锅台的另一端,筒的一端套进一个缸里,缸身与底的粘接处有一小口,安一个滴水嘴,酒从这个滴水嘴里就一滴一滴的流出来了,这是高度酒,直接饮用,不能多饮,还要兑些水,再能饮用。问及制酒的师傅,言一年能生产一万多斤,收入还可以。这种做法与敦煌壁画保存的西夏时期的酿酒图展示的酿酒技术相似,说明在和政地区酿酒技术的历史已相当久远了。

在千百年来,酒已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渗入到人们的思想感情的最深处。举凡生育、满月、周岁、成丁、婚嫁、祝寿、丧葬等人生礼仪,春节、清明、中秋、冬至等岁时节日礼仪,祭祖、祝捷、中榜、迎客、送别、晋升、乔迁、开业等社会生活礼仪,统统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无不展现出酒文化的丰富魅力。

由于在和政,事事、节节都离不了酒,正可谓每次都是高朋满座,不醉不归,所以,在宁河大地上,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调侃语:和政的醉汉满街跑。常言道:酒慰劳者苦,酒显世人心,酒壮英雄胆,酒激诗人情。所以,和政的酒文化,是人们认识并了解和政这个西部边陲农牧文明的一面镜子,是展现和政人民生活兴趣的一个舞台。

在和政地区,朋友聚会、酒醉之时,声音和嗓门较好者则以歌助兴,这歌就叫酒曲,如今,酒曲还在我县的买家集牙塘、石咀一带流传。逢年过节、亲朋好友聚会之时,酒必不可少,而酒曲助兴,成为和政的又一文化。酒曲音调古朴,风格鲜明。比较著名的有《尕老汉》《数麻雀》《啖杯》《吃酒》等,其中《吃酒》中有一段是是这样唱的:庄稼人(么就吃酒庄稼人醉(呀),庄稼人醉了哪搭些睡(呀)?平展展的个大地,头枕上杠子了睡,鞭子(哈就)高挂起(呀),犏牛成双对(呀)。还有一首叫《酒是喷喷香》,酒是个碰碰香啊,哎吆酒是个碰碰香(哎吆),站来(么就)站去两眼泪不干,要得么欠两壶喝呀,人家要现搭(啦)现(哎吆吆)。要得么欠两壶喝呀,人家要现搭(啦)现(哎吆吆)。在和政,流行的酒令有:猜大拳、小拳、老虎打杠子、石头剪刀布、打砂锅、戴帽拳等。闲暇时,约三五亲朋好友围桌而坐,行令喝酒、把酒联欢,岂不美哉。美酒虽好,但是,切勿贪杯哦。在这里,小编还是要提醒大家:为了自身身体健康,一定要记得饮酒有度!(记者:杨爱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