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首页 » 白酒 » 诗画婺源 | 藏在酒杯湾里的汪口古村,一场没有蓄谋的久别重逢

诗画婺源 | 藏在酒杯湾里的汪口古村,一场没有蓄谋的久别重逢

诗画婺源,似酒似茶,每个徽派古村都美得独到,值得行走。

藏在酒杯湾里的汪口古村,诗意归隐地

在江湾镇汪口村,藏着一个酒杯湾。从村东头航拍,江湾水、段莘水在此交汇,像一只U形高脚酒杯,杯底部是俞氏宗祠,杯中盛满汪口的文气、骨气和烟火气。

“古树高低屋,斜阳近远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莫非诗人是清代旅游达人来过汪口,要不然又怎能写出如此契合的诗句。

先祖北宋朝议大夫俞杲,辞官归隐迁居永川河畔的这块诗意高地,繁衍生息、耕读商儒逾千年。秉承崇文重教的朱子之风,自宋至民国,教馆书屋如雨后春笋,“存舆斋书院”、“四宜轩”、“心远书屋”、“岩筑山房”、“养源书屋”等,是“书乡”汪口的文脉标注和人才孵化器。

沿着村中东西走向官路正街前行,家家门口贴家训,多是圣贤言,句句入心,步步受教。

中秋佳节游故地,一场没有蓄谋的久别重逢

与婺源汪口的缘分,始于2017年深秋,和海外游学探亲的儿子陪公婆去安徽祭祖,汪口是三代人返程之旅的最后一站。

五年后的中秋,再次踏入汪口老街,像是一场没有蓄谋的久别重逢。熟悉的场景,依旧是枕山面水、临溪而居的村庄,街巷茶铺、酒坊、布庄、伞铺鳞次栉比。不同的是少了儿子的陪伴,和熙熙攘攘的游客,安静的村庄恍若隔世。

在徽雕大师俞有桂家,遗憾没遇见五年前采访过的俞老爷子,靠一台缝纫机培养出4个儿子的俞广攀老人。

徜徉老街,掰玉米的奶奶,拔鸡毛的大妈,卖竹木的大爷,檐下翘首的老人,身着汉服奔跑的孩子依次出场。鞭炮声起伏,汪口人正杀鸡宰鱼过中秋,隆重的仪式感,小巷弥漫的烟火气,煽动着梦里老家的脉脉温情。在三年特殊时期,有多少人一次次遥望故乡梦绕魂牵。

俞氏宗祠,雕刻精美的江南第一祠

俞氏宗祠,家族文化的支点,撬动汪口人韧性、骨气和进取心的地方。相传建此宗祠时,附近江湾村也建造了一座占地十亩的宗祠,于是俞氏族人发誓:不与江湾比大小,只在细处下工夫。族人卯足劲头,宗祠雕刻了100组鸟兽人物、渔樵耕读的精美图案,耗时20年才完工,一不留神,成了当地雕刻艺术的顶流,被誉为江南第一祠。

俞氏宗祠有三绝:一尘不染,蛛网不结,无燕筑巢。其奥秘在建材为古樟木,燕虫自避,百邪不侵。汪口、江湾村里至今还有卖樟木箱、樟木梳子和饰品的店铺,路过时老板娘正在直播卖货,吆喝声里有浓浓的香樟味。

18座码头18条巷弄,千年古埠繁华盛景

汪口村最大的奇迹,是由一个偏僻小村,华丽转身为明清时期的重要水运商埠,靠的是恪守“以义取利”的儒商底色。18条巷弄、18座水埠码头,商贾云集、帆影蔽日,数百幢徽派建筑翘角飞檐,繁华盛景犹如当年装不完的河口古镇。

狭长的老街胡同,偶尔有三轮车咣当经过,踩车的都是老年人。街上的商铺、老字号、客栈、菜馆,有的关门歇业,开着的也是生意清淡。想当年有专用溪埠码头的裕丰号、悦来号等十几个老字号,可都是这条街最靓的仔。

久未下雨河流干涸,村妇们顶着烈日在埠头上洗涮,岸边栏杆上,晾晒着衣服、黄豆、豆角干、辣椒干,又该晒秋了。妇人忙碌孩童嬉逐老妪闲坐,思忖那些在外谋生,受限不能返家的人,是她们的丈夫、父亲或孩子?她们是否和我一样,节日倍思亲,与独在异乡的游子,在昔日一起走过的渡口,视频续航暌违数载的亲情记忆?

徽商重利轻“别离”,此事古难全。自古以来,闭塞徽州人不甘受穷,深知走出去才有商机,才能改变命运。汪口是古徽州府陆路通往饶州府的必经之地,又是水路货运的重要码头。汪口人靠船务运输,贩运木材、茶叶、瓷器、盐粮等,做贸易流通生意发了财。

18座河埠码头,连接村内18条村巷,官街青石板铺地,鼎盛时120家商号夹道。散落古巷数百幢官第、商宅、民居和书屋,典雅大气的俞氏宗祠,都是先辈们努力积攒下的财富。

匠人匠心,续写徽雕艺术传奇

诸多徽派古建筑遗存,精美繁复的俞氏宗祠,“无处不雕,无雕不精”的耳濡目染,是引领汪口人走进徽雕艺术圣殿的启蒙老师。

在汪口最有名的乡村木匠,当属婺源三雕大师俞有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婺源采风期间入住的丛溪庄园,参观欣赏过的江湾萧江宗祠都是大师力作。一把灵动的刻刀,书写着徽派建筑的辉煌,延续着徽雕艺术的传奇。

村中央摊位边的红衣大爷俞师傅,一边削着竹笔筒,一边推销手工艺品。文友们拿起蔑刀争相效仿,讨教时还不忘拍摄,老人笑嘻嘻不恼不怒,最后来一句大实话:买产品就是最好的宣传。说完还不忘介绍自己,曾经上过央视《记住乡愁》栏目。

小巷一间安静的工作室里,一位中年人正在雕刻紫檀笔筒,做一个花费一天多时间,加工费几百元。屋内摆放着自己的作品和藏品,灯光下眼神专注,右手频繁更换刻刀,方寸间注入情感和心血,是匠人的热爱,也是隐入尘埃的生计。

官街上,乡约所兼汪口老茶馆大门敞开,孩子们围在一起,等着晚上和大人一起,在老茶馆里吃徽酥月饼赏月听徽剧,看热闹的草龙灯。

走在汪口,既像是穿越,又像是开了一瓶有年头的清华婺酒,无穷回味尽在不言中。古朴的村庄,繁华褪去游客稀少,几乎只剩原住民,清静得让人有些不适应。一户户随意敞开的大门,方桌上摆放着徽酥月饼,瓜子花生,祭奠祖先,等候归人。而你就是那个思乡心切,远道回家的人,被汪口每个角落荡出的烟火气包裹、温暖着。

寻常巷陌,往事如烟。流动中繁盛的市井,静默中回归的生活,个中滋味,正在汪口老街上交替轮播。

(本文部分图片由王刚、清风视界、杨志刚老师拍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