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首页 » 白酒 » 涨姿势!崇明有种开了800多年的“花”,竟然很多上海人都不知道

涨姿势!崇明有种开了800多年的“花”,竟然很多上海人都不知道

今天,如果问一个上海人“灶花是什么”,很可能会得到“不知道”的回答。崇明灶花是上海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并非草木之花,而是灶台上带有美好寓意的装饰图案,是乡情凝结而成的艺术之花。文化意涵丰富的灶花沉淀着上海最初的城市记忆。

乡情“育”灶花灶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当时,崇明岛上建起盐场,大批囚犯被官府押至崇明烧盐。繁重的劳动之余,有人用烧盐时未燃尽的柴火在灶上涂画来自娱自乐。后来人们开始在岛上定居,这个习俗也被保留了下来。旧时的工匠们在绘制灶花时常常就地取材,将锅底深黑色的灰粉刮下,再用崇明老白酒将其调成黑色液体当作颜料用,因此灶花图案主要以黑色线条勾勒为主。灶花曾在崇明十分流行,以“福、禄、寿、喜、财”五福图案为主,承载着劳动人民向往美好未来、追求幸福生活的祝愿,寓意着平安喜庆。

今年已经69岁的黄汉生是崇明灶花这一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之一,他介绍说,画灶花要趁灶头刚砌好、泥灰半湿半干之际迅速完成。这样一气呵成画出的灶花,其色彩会渗透进潮湿的墙皮中,经风干和烘干后,日久光鲜依旧,历经几十年而不褪色。据说这和西洋湿壁画的原理是一样的。黄汉生的灶花之路还要从40多年前说起。他自小便喜欢画画,后来跟着一个泥水匠师傅学习手艺。因为有点画画的基础,师傅就教他画灶花。对于人生的第一幅作品,他仍然历历在目。那是一幅“龙凤呈祥”,尽管师傅对爱徒的这幅作品十分满意,但黄汉生却觉得龙身上最重要的眼睛部分没有点出他想要的神采来。为了能够将灶花画得更加传神,当时每天只有两块工钱的他攒了三个月的钱,终于买了一台价值38块的红梅牌相机以及两卷胶卷。从此,他每次出门都会随身携带相机,以便将遇到的所有可以用作灶花素材的东西都拍下来。几年后,黄汉生成为了乡镇里远近闻名的灶花能手。2019年9月,黄汉生接到了一项重要任务——为即将在10月中旬召开的灶花艺术节画一幅解放前的向化老街。为了完成这个任务,黄汉生每天带着相机走街串巷地找当地老人询问向化老街当年的情形,用了整整40天才完成了一幅10米长卷。最终这幅运用灶花技法绘制而成的《向化老街》,被参观者誉为向化镇的“清明上河图”。灶花何处“开”在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灶花的传承与发展正面临困境。乡间农家烧饭做菜的土灶逐渐被全新的燃气灶所取代,作为灶花载体的传统灶头数量持续减少,灶花的需求量不断降低。同时乡里的年轻人们慢慢流向城市,灶花技艺的传承人数量大幅减少。据统计,目前崇明区的灶花传承人共有73人,其中年龄最小的也有45岁,年龄最大的近百岁。另外,替代灶花的装饰品涌现。即使是家里有灶头的乡间人家,也倾向于购买已经印有图案的瓷砖来装饰灶头,而非请灶花师傅绘制图案。

过去,崇明就业机会少,当一个泥瓦匠以灶花谋生或许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在就业机会良多与日趋减少的灶花需求面前,年轻人也只能打退堂鼓。我们在向化镇采访到了一位民一中学的初一学生,他说:“今年学校组织过画灶花,美术和科学老师教的,每个年级都画了。”但是他也表示自己对灶花的了解仅限于学校组织的活动,也没有参观过灶花博物馆。崇明的文化部门十分重视对灶花艺术的抢救与传承,通过各项实际措施保护和传承灶花艺术,尝试在城市化发展的新时期为灶花找到更多的载体和受众,让更多的人了解灶花艺术。是,如果要继续扩大灶花的影响力,让这一民间艺术走出向化镇、走出崇明岛,赢得更多人的喜爱,传统的宣传方式恐怕还是不够的,势必要在图案、载体上进行创新。灶花创作者们也在努力跟上时代潮流。除了继承原本寓意喜庆、企盼和谐、追求美满、向往富足、祈求幸福的吉祥图案外,一批批拥抱新时代、体现新气象、反映新生活的灶花作品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如代表着前景广阔的火车疾驰、代表科技发达的卫星升天、代表城乡繁荣的高楼林立等。也有灶花创作者将传统图案与时事发展相结合,创造出一幅幅古今交织、虚实交融的优秀作品,如孙悟空在云端眺望长江口大桥的落成,金凤凰从鸟巢体育馆中飞出等等。除了图案内容上的变化,乡镇政府鼓励灶花艺术家在街道墙面上绘制灶花,当地一些酒店也会请他们在店内墙上绘制灶花。而“灶花上墙”给予了灶花艺术更多的应用场景,还证明了灶花艺术独特的魅力。灶花“别样红”城市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是与社区、乡村之间形成了多维的连接。城市的历史若能铭刻在城市空间、镶嵌于当下日常生活,就能连接起过去和现在,让现实对话传统,给城市创造独一无二的景观。崇明灶花代表的是上海的乡土文化,其丰富的内涵、特别的形式也完全可能成为当代流行风潮的灵感来源。那么灶花是否可以脱离灶台样式的束缚,以更加多元多样的方式存在,从而成为城市的一部分?目前,崇明灶花的内容主题与呈现形式,不太适应时代与技术的发展,要真正打入年轻人的群体,灶花还需要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和符合时代发展的主题去赢得关注。数字技术也许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法。城市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体”,它也是文化的创造与存储的空间,是结合实体与虚拟空间的纽带。我们尝试建立了VR博物馆,将承载着记忆与情感的线下场所在互联网上“重现”,让灶花艺术“触手可及”。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

作者:马冬平 孟繁羽 王静颐 谢沁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