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首页 » 白酒 » 声音贵州 | 醉美贵州酒

声音贵州 | 醉美贵州酒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三农事业部】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说起杯中酒,必定绕不开贵州。很多人都知道,贵州,有酒乡之名,酿酒历史非常悠久;喝酒的方式,五花八门;产自贵州的名酒更是比比皆是,当然,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茅台酒……贵州的酒,醇香;贵州的酒,醉人。

翻阅史籍资料,我们发现:至少在唐代,贵州少数民族已普遍酿酒,到明清时期,贵州酒已然名闻全国。

宋朝时,有一位文人叫朱辅。这位先生写有一本笔记《溪蛮丛笑》,其中有这样的记述:“酒以火成,不酢不笃,两缸东西,以藤吸取,名钓藤酒。”这“钓藤酒”实际上就是贵州地区称为“咂酒”的一种饮酒方式。在明朝嘉靖年间的《贵州通志·风俗》里记载:慕役司白倮锣“酿大麦、苦荞、黄稗为酒,不答,以筒吸饮之”。“凡会饮,不用杯酌,置糟瓮于地,宾主环坐,倾水瓮中,以藤吸饮,谓之咂酒”。看来,“咂酒”的饮酒方式更像是现代喝奶茶的样子,这说明贵州很早就有了“吸管儿”这个玩意儿!关于“咂酒”的描述,最夸张的当属太平天国时期的翼王石达开。这位石先生跑路时路过贵州,看见喝咂酒的习俗,写了一首诗:“万斛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五岳抱着擎天柱,吸得黄河水倒流。”您听听,都“吸得黄河水倒流”了,还不夸张吗?

咂酒

除了“咂酒”,贵州也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喜欢窖藏陈酿,也就是所谓的“老酒”。“女酒”便是其中的一种。在古籍《续黔书·女酒》中有记载:“黔之苗,育女数岁时,必大酿酒。既漉,候寒月,陂池水竭,以泥封坛瓶,瘗于陂中。至春涨水满,亦复不发。候女子归日,因决陂取之,以供宾客。味甘美,不可常得,谓之女酒。”根据这个记载,我们发现,贵州的女酒类似江浙地区的名酒“女儿红”,即酒是在家中女儿出生时酿造,以泥密封在坛中,窖藏在陂塘里,若干年后,女子长大成人,出嫁后回娘家探亲时,方取出招待宾客。而这一传统经历史传承一直到今天都还类存在,贵州三都水族的“九阡酒”便是女酒的延续,也就是贵州的“女儿红”。只不过,三都“九阡酒”是糯米酒,在经过长期窖藏后,色泽棕黄,形状像是稀释过的蜂蜜,酒味馥郁,清甜可口,饮后能助兴提神、舒筋活血。

酿造九仟酒

在贵州,糯米酒算是特产,以黑糯米酒最为名贵,它用一种呈紫红色或紫黑色的糯米为原料,富含很多营养成分,称为“药米”,有补血、益气的功效。除了糯米,贵州还有很多用水果酿成的果酒,如“刺梨酒”。刺梨,是贵州常见的一种野果,遍体有软刺,其味酸涩而回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与葡萄糖,因此,刺梨酒饮后,有消除疲劳、健胃补脾、补中益气、补血及帮助消化等多种功效。

刺梨酒

“夜郎无闲草,黔地多灵药”众所周知,贵州生态资源丰富,盛产道地药材。因此,贵州自然也少不了药酒。在古籍《续黔书》中记载:“窨酒,色红碧可爱。余初至黔,饮之经日,头热涔涔,后畏之如云白驹吻。问诸人,言此酒用胡蔓草溲也。”在《印江县志》中,也记有:“韵酒,别省无有也,惟黔有之。”这两本书中提到的“韵酒”“窨酒”都是酒中含有药物的药酒。在黔东北土家族地区,至今还能喝到“韵酒”,在它所用的酒曲配方中有120种中草药,其饮用方法跟咂酒差不多,酒呈棕红色、清香醇和,有保健功效。

白酒

自明代开始,贵州“烧酒”开始兴盛。烧酒又叫烧春,是南方人对烈性白酒的总称,它以米、麦、高粱、玉米等为原料,经过发酵,用蒸馏的方法取得一种无色透明的酒液,酒精浓度较高,有强烈的刺激性,大概是因为用蒸馏法的缘故,所以称为“烧酒”,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白酒。自白酒兴起以后,各种香型的酒不断产生,如以酱香型为特征的茅台酒,以浓香型为特征的大曲酒、窖酒,米香、清香以及香型特殊的“董香”(所谓董香是以原来遵义出产的董酒得名)。

贵州成为名酒之乡,绝非偶然。原因之一是贵州的特殊地理环境,特别是土壤、气候和水质,适宜培养多种微生物,适宜发酵和窖藏,能提供酿酒的优质泉水,这种情况,在黔北表现得更加明显,且与川南产酒区连成一片,除了生产茅台酒以外,历史上还曾出现过董酒、珍酒、鸭溪窖、习水大曲等名酒(有些酒现已消失)。

贵州被称为酒乡的另一个原因是在长期的酒史发展过程中,贵州人民创造了独特的生产工艺和技术,特别是制曲、发酵、窖藏、勾兑等方法,因而能发展出多种香型的酒,能不断发展创新,茅台酒就是贵州酿造技术的结晶,是对我国文化的一大贡献。

此外,酒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一定地位,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贵州,饮酒并不只是个人的嗜好,而成为风俗习惯的一个部分,人们以酒待客,以酒为聘,以酒祭祀,以酒为乐,每逢佳节喜庆必开怀畅饮,心中的激情洋溢于外,于是载歌载舞,在这种情况下,酒已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交媒介了。

如今,贵州青山绿水,生态自然。饮一杯美酒,赏群山飞瀑,岂不美哉!

声音贵州 讲述贵州声音

展示贵州生态文明

宣传贵州乡村振兴

文中资料来源:史继忠主编《贵州文化》

图片来源:《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贵州卷Ⅱ》

本文来自【贵州广播电视台三农事业部】,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