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首页 » 白酒 » 那些中国古代诗人都喝些什么酒?

那些中国古代诗人都喝些什么酒?

中国酒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自上古三皇五帝的时候,就有各种各样的造酒的方法流行于民间,关于酒的最早发明者有多种说法,有的说是仪狄,有的说是杜康, 还有人说是猿猴。大家比较认可的说法是“仪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醪,读作láo,指浊酒;秫,读shú,泛指高粱)。酒醪是用大米发酵后酿造的米酒,秫酒则是用高粱为原料的酒,也就是说,他俩采用的原料不同,不过都是通过发酵来酿酒的。至于猿猴做酒,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酒,只是无意中发现的,并没有传播开。

因为酒能刺激人的神经中枢,可以把诗人带入一种摈除世俗纷扰和功利烦扰的迷狂状态,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从而激发人的创作灵感,所以这个杯中物也就得到众多古代诗人的宠爱。早在春秋时期,《诗经》上就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豳风·七月》),还有“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小雅·鹿鸣》)。从这知道那时的酒大多是稻谷做的,做酒的过程也很长,冬天酿酒,到春天才能做成。

因为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诗词发展的鼎盛时期,特别是唐朝期间出了“诗圣”、“诗仙”等伟大的诗人,并且他们也大都嗜酒,那时酿酒技术也发展到一定阶段,比较有代表性,所以我们就以唐宋两个朝代朝为例,剖析一下那时这些诗人们喝的都是什么酒。

总体说来,那时诗人喝的酒,从酿制方法来看分为米酒、配制酒、葡萄酒三种,其中喝的最多的就是米酒了。由于当时没有无菌技术,导致酿造过程中微生物的进入,所以在发酵过程中酒体在一些微生物的作用下颜色会发绿,所以所以这些诗中写道的绿醅,就是绿色的没有经过过滤的酒:

雪拥衡门水满池,温炉卯后暖寒时。绿醅新酎尝初醉,黄纸除书到不知。(唐 白居易《早饮醉中除河南尹敕到》)

劝君尝绿醅,教人拾红萼。(唐 白居易《落花》)

紫蟹霜肥秋纵好,绿醅蚁滑晚慵斟。(唐 殷尧藩《九日病起》)

鲙下玉盘红缕细,酒开金瓮绿醅浓。(唐 韩翃《宴杨驸马山池》)

西风但高咏,将奈绿醅何。(宋 沈遘 《五言次韵和景彝<秋兴>》)

我们在研读这些诗词的时候,不难发现有的酒被称为“新醅”,有的被称为“旧醅”,比如: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唐 白居易《问刘十九》)

解酲须满酌,应为拨新醅。(唐 许浑《秋夕宴李侍御宅》)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唐 杜甫《客至》)

多病近来浑止酒,小槽空压新醅。(宋 辛弃疾 《临江仙·和叶仲洽赋羊桃》)

东隣膰肉至,一笑举新醅。(宋 陆游 《舍北摇落景物殊佳偶作》诗之五)

那时喝的酒不是我们现在喝的白酒,基本都是只用粮食发酵,而没有经过蒸馏,这时叫“醅”。新出的醅,酒味最浓也最香。醅喝完后,掺上水,过几天又可生出新的醅来。一罐这样的粮食,可反复数次,但越往后酒味就越淡了。这就是说,“醅”也有高低贵贱之分,“新醅”一般贵,而“旧醅”相对低廉些。难怪白居易有了新醅,要邀朋友来品,而杜甫有客人突然到来,但因家贫只有旧醅款待客人了。

当然在绿醅以外,那时米酒还有“黄”和“红”两色,这是由于酿造的水质和酒曲更为高级,因此发酵产生的颜色也有不同,这两种的价格自然更是不菲。黄醅酒已经属于高端产品了,然而如果是更接近红色的琥珀色酒,则为酒中极品,诗人们在喝这路酒的时候基本都是春风得意,处于人生巅峰。

世间好物黄醅酒,天下闲人白侍郎。(唐 白居易《尝黄醅新酎忆微之》)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唐 李白《客中行》)

绿鬓年少金钗客,缥粉壶中沈琥珀。(唐 李贺《残丝曲》)

我们在唐诗宋的海洋里徜徉,发现在这些经典里,喝的酒有的是“清酒”,而有的是“浊酒”: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唐 杜甫《登高》)

可惜莺啼花落处,一壶浊酒送残春。(唐 白居易《快活》)

浊酒销残漏,弦声间远砧。(唐 刘禹锡《乐天是月长斋鄙夫此时愁卧里闾非远云雾难披》)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宋 范仲淹《渔家傲》)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宋 张孝祥 《浣溪沙》)

清酒是采用优质泉水和磁山谷粟酿造,经过过滤,除去杂质,是祭祀祖先时用的高档次的酒;而浊酒是浊酒,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是老百姓日常喝的酒。由于当时技术手段落后,过滤技术颇为繁杂,浊酒需要用专门滤酒工具在酒坛中压取,更为讲究的,还要拿葛巾再过滤一遍。这样出品的酒没有杂质,才能称为“清酒”,其价格也不是一般老百姓能享用的。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唐 李白《行路难》)

但是人家清酒瓮,行处相逢。(宋 李祁《浪淘沙·拍手趁西风》)

可怜锦瑟筝琵琶,玉台清酒就君家。(唐 崔颢《杂曲歌辞·渭城少年行》)

我亦为君饮清酒,君心不肯向人倾。(唐 李白《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其一》)

根据产地的不同,各地也有当地出产的名酒,如新丰酒、石冻春、桑落酒等等,这些酒在诗中也多有体现:

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诗。(唐 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医德连宵醉,千缸石冻春。(唐 郑谷《赠富平李宰》)

及来桂林,而饮瑞露,乃尽酒之妙,声振湖广。(宋 范成大)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唐 王维《少年行》)

南国新丰酒,山东小妓歌。(唐 李白《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其四》)

那时的人们已经学会做配制酒,配制酒跟现在的配制酒的概念差不多,就是在酒中加入一些花、果、叶类的植物,或煮或泡,这样形成了种类繁多、口味各种各样的酒,例如下面酒里的竹叶、黄柑、桂花等:

鹦鹉杯中浮竹叶,凤凰琴里落梅花。(唐 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而送行奠桂酒,拜舞清心魂。(唐 李白《鲁郡尧祠送吴五之琅琊》)

安定君王以黄柑酿酒,名之曰洞庭春色。(宋 苏轼《洞庭春色赋》)

酒瓮凝余桂,书签冷旧芸。(唐 李商隐《哭刘司户二首》)

张骞出使西域时(公元前138—前l19年)从大宛带来的。《史记·大宛列传》:“宛左右以蒲桃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年不败”。“汉使(指张骞)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桃。”在引进葡萄的同时,还招来了酿酒艺人。于是葡萄酒在中国开始流行开来。但由于是舶来品,所以也应该是贵族所特享的。文人骚客们游走于达官贵人们中间,当然对葡萄酒热烈追捧了:

葡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唐 李白《对酒》)

如倾潋潋葡萄酒,似拥重重貂鼠裘。(陆游的《夜寒与客烧干柴取暖戏作》)宋 

遥看汉江鸭头绿,恰以蒲萄初嵛醅。(唐 李白《襄阳歌》)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唐 王翰《凉州词二首》)

引南海之玻璃,酌凉州之葡萄。(宋 苏轼《老饕赋》)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权和利的纠葛往往会导致当权者人性的扭曲和心理的不健全,诗人和词人耿直和率真的个性,往往仕途受措,无法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所以大多诗人词人的处境都不是很好,有的甚至生活贫困潦倒。在这样的境地,诗人身心极度疲惫,他们抑或寄情于山水,抑或寄情于酒,用酒来麻痹自己的同时,也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经典诗词,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块瑰宝。

—The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