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首页 » 白酒 » 端午节亲友聚会,这8款白酒性价比最高,300左右价位的纯粮好酒

端午节亲友聚会,这8款白酒性价比最高,300左右价位的纯粮好酒

中国白酒品类繁多,在日常生活中品饮的白酒更是琳琅满目,婚宴、升学、聚会、拜访都少不了一瓶美酒。那么你知道白酒为什么区分这么多香型吗?中国白酒的十三大香型分类又是怎么来的呢?今天就带大家走进中国的历史,一起追寻白酒香味的来源。

那么中国白酒的13大香型分别是什么?

(这里是知识点,一定要记清楚哦。)

十三种香型分别是:清香型、凤香型、浓香型、酱香型、米香型、芝麻香型、董香型、特香型、老白干香型、豉香型、馥郁香型、兼香型和陶融香型。

中国白酒十三种香型

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步入各种香型的诞生历史吧~

1、清香型

清香型亦称“汾香型”。相传,汾酒产于山西省汾阳县杏花村,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已有“汾清“这个酒名。当然一千四百多年前中国尚没有蒸馏酒,史料所载的“汾清”、“干酿”等均系黄酒类。宋代以后,由于炼丹技术的进步,在中国首次发明了蒸馏设备。一九七五年从河北省青龙县出土的金代蒸酒的钢制烧锅,可证明至少在宋代中国已有蒸馏酒。直到元朝时,蒸馏酒技术才开始广为流传。清朝时,清香汾酒随晋商流传全国,汾酒之名才传遍了大江南北。

清香型代表:汾酒

2、浓香型

明弘治年间盐法改革,山西盐商迁到扬州,陕西商人迁到四川,不同风味的浓香型白酒就此诞生,但当时并没有确定叫“浓香型”,大家只知道这个酒的味道区别于汾酒,在口感上更加浓郁。

到了江淮的山西人,用的还是清香型白酒发酵时用的缸,所以江淮地区到了清代一直做清香型白酒,后来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开始用泥窖代替缸,由于泥窖产生的微生物较为丰富,从而逐渐演变成了浓香型,但工艺还是和清香型一脉相承。

另一边,到了四川的陕西人,由于四川更加温暖潮湿,不管毁窖多少次,微生物还是会疯狂繁殖,更加丰富的香味开始产生,四川人久而久之就喜欢上了这种复杂的香气,于是便不再挖新泥窖,也逐渐成为了浓香型白酒。

浓香型代表:五粮液

3、酱香型

而后,陕西的盐商从四川又做到了贵州茅台镇,前三年间陕西凤翔府岐山县郭姓盐商请了山西技师,仿凤香型方法操作生产,在后200年里又接受了南方小曲酒的作法,从而形成了现在一套独特的工艺操作。后来人们在不断地试错中,摸索出传统“12987”酱香酒酿造工艺,以贵州茅台酒为代表。酱香型白酒因为有一种类似豆类发酵时的酱香味,所以才有了这个名字。

酱香型代表:茅台酒

4、米香型

米香型白酒也被称为“蜜香型”白酒。以大米为原料,具有“米香纯雅,清雅,入口绵甜,落口爽净,回味怡畅”的特点。传统米香型白酒以广西桂林三花酒为代表。关于米香型白酒的来源,众说纷纭,唯一能确定的就是:米香型白酒并不是在近现代才出现的,而是从老祖宗的手艺中不断发展改良而来。

米香型代表:桂林三花酒

5、凤香型

凤香型是清香型工艺调整后的产物。在陕西,缸的使用演变催生了香型的演变,由于那时缸属于昂贵物品,用来酿酒是比较珍稀的,但陕西人无意中发现缸破了也能完成发酵,于是为节省成本,此后将缸摔成两半做成“U”型的窖池;再后来直接将缸全部去掉,变成了长方形的泥窖。

从缸变成窖,这在中国白酒历史上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同时也推动陕西凤香型酒的诞生。凤香型以西凤酒为代表。

凤香型代表:西凤酒

6、芝麻香型

芝麻香型白酒是以芝麻香为主体,兼有浓、清、酱三种香型之所长,故有“一品三味”之美誉。以山东潍坊景芝酒为代表,其酒体香气独特。

1957年,芝麻香白酒最初在山东景芝酒厂被发现。据说当初是山东老乡来到茅台镇,学习了大曲酱香酒的酿造工艺,回去完全按照这个工艺去酿造酒。而又因为北方气候不及南方潮闷、湿热,如果其按茅系工艺酿酒,其堆积所产生的微生物不够丰富,因此烤出来的酒往往有突出的芝麻香味,而这也是芝麻香命名的由来。

芝麻香型代表:一品景芝

7、董香型

“董香型”白酒又称为“药香型”白酒,其代表是贵州遵义的董酒。

遵义当地政府资料记载,贵州处于草药王国,而出身酿酒世家又深谙医理和药理的董公寺程氏家族程明坤,在1927年发明了草药入曲的窖酒,其这种含有140味中草药的小曲酒-程氏窖酒,后来改名为董公寺窖酒。

据称宾朋来至程明坤家中,必先品尝窖酒,1942年在一次家宴上程明坤的一位表亲,当时任高坪区区长的伍朝华提议给窖酒取个名字,在场之人无不赞同,伍说:“茅村出茅酒,董公寺出董酒,就取名叫董酒吧!”程明坤欣然同意,董酒之名因此而来。

董香型代表:董酒

8、特香型

特香型的典型代表非四特酒莫属。1987年4月,中国白酒界的泰斗、时任中国白酒协会副会长的沈怡芳品尝了四特酒。1988年1月26日,沈怡芳亲自来到四特酒厂进行了考察。1988年3月8日,四特在北京召开了四特酒质量汇报会。对四特酒的香型,专家们争议颇多。有的认为:四特酒清香、优雅,可以名之为优雅型;有的认为:应该叫清雅型;还有的认为:四特酒产于江西,干脆就叫赣型。最后,中国首席白酒专家周恒刚先生提议道:“叫特型最好,四特酒就是特嘛。”周恒刚的提议,获得了到场大多数专家的初步认同。

而后,在1988年4月29日召开的“四特酒风格研讨会”上,专家们最终做出了四特酒香型的结论:四特酒的香型就是“特型”。从此“特香型”白酒终于在业内达成一致认可。

特香型代表:四特酒

9、老白干香型

老白干香型的最早发起者,是河北衡水老白干酿酒集团。其特点是闻着醇香,入口香甜,饮后余香。

所谓“老”,是指酿酒的悠久历史,始于汉代,明朝得名,历经1900年,它的酿酒历史从未停止过;所谓“白”,是指老白干型的酒,清澈透明;所谓“干”,是指老白干型的酒,一般度数较高,可以高达67度。自古以来,老白干就有“隔墙三家醉,坛开十里香”的美誉。

1994年5月30日,全国著名酿酒专家秦含章在“老白干香型”白酒协作组会议上表示“衡水老白干系列名酒,其由来已久,应该是定型而不是创型。”老白干香型之名就这样逐渐定了下来。

老白干香型代表:衡水老白干

10、豉香型白酒

1996年,豉香型白酒的技术标准诞生于佛山石湾太平街106号——石湾酒厂。石湾酒厂创始人陈如岳在继承家传的米酒酿制技艺基础上,不断研究新酿酒手法,首创了“肥肉酿浸,缸埕陈藏”的酿造工艺。

肥猪肉能吸附杂质,泡在酒中能与酒液融合形成独特的豉香,并醇化酒体,因此得名“豉香型”。再经埕藏,产品便形成“玉洁冰清、豉香独特、醇和细腻、余味甘爽”的风格。

最初陈如岳把这种米酒取名为“肉冰烧”——因为泡在酒中的肥猪肉就像晶莹剔透的冰块,后来觉得“肉”字不够雅致,而粤语上的“肉”与“玉”同音,于是改“肉”为“玉”,“玉冰烧”名由此而来。

豉香型代表:玉冰烧

11、馥郁香型

馥郁香型白酒是我国白酒的一种创新香型,一口可品“前浓、中清、后酱”。这种香型的典型代表是产于湖南吉首的酒鬼酒。

1956年成立的吉首酒厂就是酒鬼酒的前身,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企业一直没有自己的拳头产品,1976年初,酒厂成立名酒研制攻关小组,先后派人到全国的名优酒厂学习取经,最后决定在原料成分上借鉴五粮液,在发酵工艺上借鉴董酒,同时尽量保留湘西传统酿造配方来生产自己的酒。后又在1978年酿出“湘泉酒”,1989年开发出“酒鬼酒”。

2005年8月,在“酒鬼酒馥郁香型研究”成果鉴定会上,经国内著名白酒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鉴定,正式确立了酒鬼酒独一无二的香型——馥郁香。

馥郁香代表:酒鬼酒

12、兼香型

1979年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以秦含章先生为首的几位老专家积极主张香型划分不要禁锢于传统的“清、浓、酱、米”四大香型,可将具有不同风格的地方特色知名的酒种单列为新香型来参评,有利于白酒业兴旺繁荣,“百花齐放”。众多酒厂大喜过望,跃跃欲试。

在20世纪70年代,湖北、湖南两省的白云边、白沙液都同在“中南五省酿酒技术协作组”,两个酒所采用“浓酱”相兼的生产工艺大致相仿,产品都具有“浓头酱尾”的风格特征,称为“兼香型”白酒。多次在中南地区技术协作会议上获得好评,进而“二白”在全国也有了一定知名度。

在1984年第四届全国评酒会上,“兼香型”正式作为单列的香型酒种参评,并有三个兼香型白酒:白云边、西陵特曲、玉泉酒获得银质奖、国家优质酒称号,为我国“兼香型”白酒后续的大发展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兼香型代表:白云边

13、陶融香型

陶融香是河南仰韶酒业独创香型,采用优质九粮:大米、糯米、玉米、小米、大麦、小麦、荞麦、高粱、豌豆,取醴泉甜水,结合“陶屋制曲、陶泥发酵、陶甑蒸馏、陶坛储存”的四陶工艺,酿制而成,具有“醹、雅、融”的风格特点。

2013年8月,在中华陶香型(九粮兼香)白酒专家论证会暨新闻发布会上,由国内著名白酒专家组鉴定,确认为中华陶香型。2016年11月,“仰韶彩陶坊酒”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团综合评定,被正式确名为“中华陶融香型”白酒——中国白酒的第十三种香型。

2020年,在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工作发现谷物酿酒物质残留,佐证了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便已有陶器谷物酿酒的工艺,由此,“十三香”成为了同时具备深厚历史与创新精神的白酒香型。

陶融香型代表:彩陶坊

怎么样?看完这13大香型的命名历史,有没有了解到你爱喝的白酒香型是怎样诞生的呢?中国白酒文化博大精深,白酒品类更是浩如星海,欢迎各位酒友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资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