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首页 » 白酒 » 毛泽东不善饮酒,但他的诗词却与酒特殊结缘

毛泽东不善饮酒,但他的诗词却与酒特殊结缘

文/李光荣

中国酒文化悠久博大,诗与酒的关系源远流长,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也是一部弥漫醇香的“酒经”。有道是“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斗酒诗百篇,东坡佳句出半酣,“醉吟先生”白居易“百事尽除去,唯余酒与诗”,“词坛女皇”李清照“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青樽酒醪叩开了诗人丰富的精神世界,诗酒情缘贯穿于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流淌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一代伟人毛泽东不善饮酒广为人知。有关回忆录皆云其无酒量,保健医生徐涛说他“不能喝酒,喝一盅葡萄酒就会面红耳赤”,专列服务员姚淑贤道其“喝一口脸就红得发紫”,即使饮酒也只是一种礼仪性的活动,浅尝辄止。毛泽东虽然不胜酒力,但自幼就受到醇香四溢的诗词的熏陶与滋润,他的诗词也与酒结下不解奇缘,不时散发出缕缕酒香,为元朝诗论家方回所说“虽不能饮者,其诗中亦未尝无酒焉”提供了佐证。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的《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增订本),“收录了现在已经公开披露并经严谨考证的所有毛泽东诗词。它是收录毛泽东诗词最多、最全的版本”。该书共收诗词78首,比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9月出版、2003年12月修订重印的权威版本《毛泽东诗词集》多11首,其中正编42首(都经作者生前校订定稿)、副编25首、附录11首。这里面,涉及酒的诗词有7首(正编2首、副编3首、附录2首),约占全部诗词的9%。诗人多是把酒视为一种礼仪文化的载体融入其中,诗酒交融,以酒寄情,更彰显出中华酒文化之博大精深,把中国历史悠久的诗词文化升华到一个更高境界。

祭学友:“望灵荐杯酒,惨淡看铭旌”

在“六年孔夫子,七年洋学堂”的读书生涯中,毛泽东的同窗好友很多,但怀念同学的作品却屈指可数。

易昌陶是毛泽东在湖南一师的同班同学,志同道合,过从甚密。外侮内患,忧及莘莘学子。深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两人都以身许国,树立了救国济世之志。可惜壮志未酬,1915年3月,勤于学业却忽视了体育锻炼的易昌陶就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君工书善文,与弟甚厚,死殊可惜”,毛泽东扼腕叹息,“涔泪侵双题”。正在悲痛之时,又传来袁世凯悍然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的消息。湖南一师爱国师生集资刊印《明耻篇》,毛泽东在封面上愤然命笔:“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

◆祭学友:毛泽东手书《五古·挽易昌陶》。

学校借题发挥,于5月23日为易昌陶举行追悼大会。亡友之痛,国耻之恨,一齐涌上心头。22岁的毛泽东深感国运维艰、生者责任重大,含泪忍悲写下40句的五言古诗《挽易昌陶》。这首诗是追悼亡友的祭歌,是告慰逝者、实现共同理想的宣言,是热血男儿誓挽狂澜的壮歌,也是从悲伤中奋起的激情呐喊!

诗的最后,毛泽东把自己与亡友比作历史上的伯牙和钟子期,发出了“后来有千日,谁与共平生”的慨叹。于国,痛失栋梁;于己,痛失知音。痛哉,惜哉,“腥秽待湔,独令我来何济世”。面对身登天界的亡友,毛泽东悲痛至极,大有伯牙碎琴绝弦之势。然而,人死不能复生,无奈只得将一杯清酒奉献于逝者灵前。“望灵荐杯酒,惨淡看铭旌。惆怅中何寄,江天水一泓。”

毛泽东诗词中出现的第一个“酒”字,成为祭奠亡友的媒介,一个“望”字,表现出恋恋不舍之情,凄凉地凝视着灵柩前的旗幡,向死者的灵魂示意,把绵绵哀思和深情以及惆怅寄托在绵绵不尽的接天江水之上,正可谓“心事浩茫连广宇”。伴随着国土沦丧的悲鸣,“荡涤”寇仇、倚青山“试长剑”的心潮也逐浪腾高,从此,反抗帝国主义列强构成斯人毕生的事业之一。

痛失可“共平生”的“芳年友”之后,毛泽东更加注重体育锻炼,以收“健身卫国之效”。他以“二十八画生”之名,在报刊上公开发表平生第一篇文章《体育之研究》。他以自己姓名繁体笔画数形成的这个笔名,发布《征友启事》,“嘤鸣以求友”。

祭母亲:“此时家奠,尽此一觞”

与对父亲的忤逆形成鲜明的对比,毛泽东从小就对母亲非常孝顺和敬爱。目不识丁的文素勤,是韶山冲里一个以勤劳、善良、敦厚、富有同情心而著称的劳动妇女,对毛泽东一生影响很大,给了他一副眷爱天下穷苦人的心肠,成了他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引路人。

1919年春,毛泽东在北京“闻家母病势危重,不得不赶回服侍”,将母亲接到长沙治疗,“亲侍汤药,未尝废离”,还和弟弟毛泽民、毛泽覃搀扶着母亲到照相馆照相。这是这位农村妇女一生中唯一的一张照片,也是他们兄弟三人唯一的一张合影。

◆1919年春,毛泽东同弟弟毛泽民、毛泽覃与母亲在长沙合影。

仅仅几个月后的10月5日,53岁的文素勤在家病故。正在长沙忙于驱张运动的毛泽东惊闻噩耗星夜兼程赶回韶山时,母亲已经入棺两天了。大弟毛泽民告诉他,母亲临终时还在呼唤他的名字。毛泽东听后,心如刀绞,悲痛欲绝。子欲养而亲不待,中秋月圆人不圆。面对孤灯,毛泽东跪守慈母灵位前,以泪和墨,写下了他一生中最长的诗作《祭母文》(97句)。祭文饱含深情地追述了母亲一生的辛劳和美德,表达了儿子爱母、念母、思母、报母的一腔挚情。毛泽东的塾师、族兄毛宇居保存了该文的抄件,并在文末评价道:“此文脱尽凡俗,语句沉着,笔力矫健,皆是至情流露,故为之留存,以为吾宗后辈法。”这篇祭文后刊刻于毛泽东父母合葬墓右侧的汉白玉石上,最早发表在湖南出版社1990年7月版《毛泽东早期文稿》,题为《祭母文》。

毫无疑问,母亲的病逝是毛泽东26岁生命年轮里最为痛心疾首的事件。他曾在致同班同学周世钊信中说:“这是人生一个痛苦之关。像吾等长日在外未能略尽奉养之力的人,尤其发生‘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痛!”毛泽东还作了两副挽联,其一为:“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长生新学佛,不能往世,一掬慈容何处寻?”

千言万语,道不尽母亲的“春晖”;千呼万唤,唤不回母亲的“慈容”。《祭母文》最后,毛泽东痛彻心扉地写下:“此时家奠,尽此一觞。后有言陈,与日俱长。”家奠,家中用酒食祭祀死者。在祭文中,“酒”字没有出现,但实为无酒胜有酒。作者用了“一觞”代指“一杯酒”,按照传统礼仪习俗,虔诚祷念:现在举行家庭祭奠,敬请母亲喝了这杯酒吧!如泣如诉,感人肺腑;赤子深情,令人动容!

母亲撒手西归,“万端遗恨皆须补”。毛泽东把对母亲的爱升华为对人民的爱,对民族的爱,对祖国的爱。作为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他把无限的爱都献给了他最伟大的母亲——祖国。

祭长江:“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武汉,是毛泽东继长沙之后的又一“情感故里”。他与杨开慧母子在这里度过了最后的团聚时光,第三个儿子毛岸龙在这里呱呱坠地。而作为举国瞩目的大革命中心,这里也逐渐浮现出重重危机。

1927年春,一个多事之春。在这里写下《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并刚发表而被誉为“农民运动的王”的毛泽东,独步徘徊于长江之滨的黄鹤楼遗址,满目“沉沉一线穿南北”的苍凉和“龟蛇锁大江”的沉郁。他触景生情,心潮澎湃,蘸着大江流水,写下了饱含忧患意识的词作《菩萨蛮·黄鹤楼》。

◆毛主席诗词《菩萨蛮·黄鹤楼》邮票。

黄鹤楼头,鹤去人空;黄鹤楼下,江山依旧。江山依旧,却已时过境迁;江山依旧,却是山雨欲来。诗人怀抱千古,印证古今,思深虑远,热血沸腾,发出了“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的强音。

“把酒酹滔滔”,暗用了被毛泽东誉为“千古绝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典故:“一樽还酹江月”。苏轼洒酒酬月,浇个人怀才不遇之块垒,表达的是一种“人生如梦”的无可奈何的叹惋;而毛泽东洒酒祭江,是一种放眼古今、家国天下的胸怀,表达的是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和信心。一个“酒”字,与诗相融,让诗意“更上一层楼”。一个“酹”字,祭酒明志,意味深长。

“把酒酹滔滔”,还化用了苏轼《水调歌头》“把酒问青天”句,将其奇特的想象和冲天的豪情化入诗中,抒发革命激情。著名作家碧野论述此句说:“诗人借苏轼《水调歌头》词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迈气概,抒怀吟咏‘把酒酹滔滔’的炽烈感情。但苏东坡端酒问青天,问的是明月,是对天上虚幻空灵的感觉;而诗人毛泽东端酒洒向大江,是心怀国家的命运和对人民幸福的祈求。‘把酒酹滔滔’,虽是假托,但却万般真情。看,我们的伟大诗人洒酒大江,精神所至,千波万浪奋力奔腾,东流入海,化作震撼时代的惊涛。”

祭领袖:“公祭无忘告马翁”

中国是诗的国度,数千年来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诗人。陆游“偏于豪放,不废婉约”,毛泽东评价“他是南宋一位了不起的大诗人”,并非常喜爱其作品。

陆游的作品,人们最熟悉的,大概要算他的压轴之作——七绝《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85岁的陆游,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憾,与世长辞。其临终绝笔,是他的遗嘱,更是他爱国主义精神的绝唱,告诫并勉励子孙进取,即使他在阴间,也要把宋朝军队北伐中原收复失地的好消息告诉他。其壮志未酬的悲愤,忧国忧民的襟怀,渗透在字里行间,回荡在历史长河中。

◆毛泽东手书《七绝·仿陆游诗》示女儿李讷。

1958年12月21日,在文物出版社刻印的大字本《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上,毛泽东在开头写了一段批语,以“试仿陆放翁”《示儿》诗作结。诗云:“人类今娴上太空,但悲不见五洲同。愚公尽扫饕蚊日,公祭无忘告马翁。”5天后的65岁生日那天又抄录示女儿李讷信笺之中。这首诗最早发表在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8月版《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增订本)收入附录,题为《七绝·仿陆游诗》。但“仿”不是沿袭,而是改旧出新,只改动了几个字,就比原诗境界大开,将爱国主义主题升华到了国际共产主义主题,抒发了作者“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顽强斗志和坚信共产主义事业必定胜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寄托了对后人的殷切期望。

愚公,喻指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饕蚊,喻指世界上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势力。毛泽东深感“革命尚未全成”,在该诗前面写道:“安得起全世界各民族千百万愚公,用他们自己的移山办法,把蚊阵一扫而空,岂不伟哉!” 给“同志仍须努力”指明了方向。毛泽东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将陆游统一神州的壮怀扩而广之,期盼五洲大同,实现“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理想。到了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之时,当可慰告共产主义的始祖、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马克思了。

陆游原诗选取的角度是“死离”时的临终嘱咐,催人泪下;毛泽东仿诗选取的角度是“生别”,人造地球卫星离开地球时的慨叹,令人警醒。两首诗中都没有出现“酒”字,但无论是“家祭”还是“公祭”,酒都是必不可少的祭奠物,乃是此地无酒胜有酒,诗中无酒香仍醇,让逝者的在天之灵得到慰藉。

迎贵客:“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

1936年夏,在南京被国民党囚禁3年多的著名左翼女作家丁玲逃离虎口,于11月辗转来到中共中央所在地——陕北保安。保安谓“孤城”,却是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遮风避沙、疗疾医伤、运筹帷幄、“保障安全”的家。刚安营扎寨不久,就有远客来投,喜气盈门,举“家”欢腾。中央宣传部在一孔有个大炕的大窑洞举行欢迎宴会,地上摆了三张桌子,屋子里挤满了人,周恩来只得坐在门槛上。为示尊重,毛泽东还特意刮了脸出席。

不久,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成立了第一个文艺协会组织——中国文艺协会,丁玲当选为主任。毛泽东在会上发表演讲,称之为“苏维埃运动的创举”。“文协”的成立,标志着“文武双全”时代的到来。

◆毛泽东1937年初手书《临江仙·赠丁玲》。

毛泽东问丁玲还打算做什么,坐惯了亭子间的“文小姐”回答:“当红军”。在保安仅住了十几天,丁玲就一身戎装,跃马扬鞭到了前线,写下了歌颂彭德怀、左权等红军将领的作品。其事迹与奇文不断传到毛泽东耳中,不禁为她特别高兴。丁玲荷笔从戎,抓起了“枪杆子”,成为“武将军”,“笔杆子”如虎添翼,令敌胆寒,触发了毛泽东的诗情,遂挥笔写出《临江仙·赠丁玲》词,于12月30日用电报拍发到前线,嘱转丁玲同志,1937年初又以亲笔书笺相赠。词曰:“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第一个从国统区到“赤色之都”的名作家的到来,对钻了近十年山沟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来说,无疑是一件盛事。风云际会,人物一新。中共中央以罕见规格接待,“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典型的环境,典型的人物,“孤城”不孤,别有洞天:宴会在窑洞之中召开,欢迎的对象昔日是国民党的阶下囚,如今成为共产党的座上宾,两重世界两重天。这其间,一弃一投,是对国民党当局的仇恨与鄙弃、对于进步与光明的向往和追求;这一迎一宴,更显共产党为抗日大计思贤如渴之殷诚和急切以及毛泽东对投奔革命的知识分子的嘉许和器重。

中国自古就有“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宴”的文化传统。毛泽东诗词中写到以“宴会”待人的唯此一次,题赠现代作家的也仅此一首。词中也未出现“酒”字,但可闻到浓郁的酒香。觥筹交错、欢聚宴饮、盛情热烈的场面都留在读者的想象之中,毛泽东的一贯主张“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在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酬老友:“尊前谈笑人依旧”

从现存文献考证,毛泽东交往最多、通信最多、唱和最多的是同桌同学、党外人士周世钊。两人既是经常酬唱奉和的诗友,又是相处融洽无话不谈的知己,保持友谊长达63年之久,又先后不到半年到另一个世界共续友情。

长沙,是毛泽东革命生涯的第一站,是他光辉人生的起点,他独特的个性张扬于此,他绚丽的诗词之路也由此向远方延伸。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能勾起他对“风华正茂”时代的美好回忆。

1955年6月,毛泽东到南方考察来到了长沙,距他在这里“独立寒秋”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整整30年,绵绵的情感环绕在周身。6月20日,看到“恰同学少年”时“到中流击水”的湘江,毛泽东不禁豪情勃发,跃入涨起的“端阳水”中。从容畅游后,又兴致勃勃地步行登上当年“携来百侣曾游”的岳麓山故地重游。在云麓宫望湘亭午餐后,又到了当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赫曦台。

◆毛泽东手书《七律·和周世钊同志》。

周世钊陪同毛泽东一路寻觅旧踪,一路谈笑风生,忆及故人旧事,颇多风物依旧、人事悬隔的感慨。当晚,毛泽东登车北去,周世钊仍然非常兴奋,夜不能寐,欣然赋诗《七律·从毛泽东登岳麓山至云麓宫》:“滚滚江声走白沙,飘飘旗影卷红霞。直登云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故国几年空兕虎,东风遍地绿桑麻。南巡已见升平乐,何用书生颂物华。”

后来,周世钊在给毛泽东的信中附有这首诗和另外数首诗作。接到老友的信和诗后,毛泽东也心潮激荡,于10月4日“奉和一律,尚祈指正”:“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这首诗是充满人生哲理的友谊之曲,表现了对故友旧知的深厚情谊和诗人乐观进取的人生情怀。

“人生易老天难老”,时光易逝诗难逝。徜徉于大自然谱写的青春之歌中,毛泽东所感变为所思:“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尊,同“樽”,酒杯。尊前,酒席前。30年来,相互牵挂,“九州明月系离肠”,相照以肝胆。此际重逢,触酒生情,谈笑甚欢,无拘无束,友情流溢于杯盏之中。虽然世事沧桑,韶华流逝,但共同的感慨是“人依旧”。一个“旧”字,内蕴丰富——才情依旧,豪情依旧,朝气依旧,情怀依旧,友情更是依旧。这种友情就像好酒一样,历久弥香,醇厚悠长。

慰烈士:“吴刚捧出桂花酒”

“我失骄杨君失柳”,长歌当哭,互文见义,且7个字中涉及4人,这在毛泽东诗词中绝无仅有。在风雨如晦的岁月,湖南的这4位青年男女,相互之间结成了多重关系:挚友、闺蜜、夫妻、红娘……杨开慧和柳直荀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为国捐躯。“殆极人生之酷,身历大千之劫”的李淑一成为毛泽东最后一位长寿诗友。

1957年2月7日,李淑一将自己1933年夏听闻“道路传言直荀牺牲”和泪填写的《菩萨蛮·惊梦》词寄给毛泽东。“大作读毕,感慨系之。”毛泽东心潮跌宕,神思飘然,照她的意思和了一首《游仙》,并抄录于5月11日的回信中。该词首先在1958年1月1日湖南师范学院院刊《湖南师院》公开发表,题为《蝶恋花(赠李淑一)》;同年《诗刊》1月号刊载时,题为《蝶恋花·游仙(赠李淑一)》;最后,征得作者同意,定题为《蝶恋花·答李淑一》,成为毛泽东诗词中唯一一首以悼念革命烈士为题材的作品。

◆毛泽东手书《蝶恋花·答李淑一》赠毛岸青、邵华。

在给李淑一的信中,毛泽东特意指明,他的“这种游仙,作者自己不在内,别于古之游仙诗”。他别出机杼地改造了古人游仙诗的形式,借以丰富诗境、升华情思,彻底扬弃了他们企图逃避现实的思想倾向,可谓“旧瓶装新酒”,一种物化神游、哀而无伤的情态跃然纸上,充溢于其中的是浓郁的仙情与对烈士的缅怀和崇敬之情。

显然,毛泽东不愿意陷入李淑一词中描绘的那种“满衫清泪滋”的纤绵情境,而乐于借“游仙”想象一种壮丽的“杨柳轻——直上重霄九”的神话境界,化绵绵思情为豪迈的颂扬,将人神化,将神人化,人神一体,以神显人。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桂花酒,它是春秋战国时代楚国祭祀或筵席上常用的一种酒。吴刚,神话传说中的月中仙人。桂花酒是把天上人间、烈士忠魂和吴刚、嫦娥联系在一起的媒介,更是仙人款待烈士忠魂的圣洁之物的代表。诗人以仙界佳酿作慰问品,且又让仙人吴刚来“捧”出,以天上衬托人间,以逝者所享尊荣示生前英烈,以神仙尊崇表世人敬仰,说明对烈士的欢迎达于极致,形式之热烈空前绝后。

毛泽东充分发挥诗人天马行空的想象,神人相助,天人同庆,在其诗词中出现了唯一的酒之芳名——桂花酒,而且在手书时这三个字特别大,酒之“商标”夺人眼球。桂香四溢,酒香扑鼻,为诗词增添了美的情调和色彩,把一杯人间的苦酒酿成了一场漫天花雨,让烈士英名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

毛泽东一个“酒”字把天上人间巧妙连缀在一起,把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完美结合在一起。是酒,是诗,更是他笔歌墨舞、胸怀万千的心画在舒卷,在展示,在倾泻……

改李白诗:“酒徒”“沽酒对君酌”

在中国古代的诗歌史中有一个人永远难以绕过,在中国的酒文化中也永远有一个人难以绕过,他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毛泽东无论在性格还是审美趣味上都“偏于豪放”,所以他一生喜欢李白,多次称赞“李白是诗人之冠”,赞赏他的诗“文采奇异,气势磅礴,有脱俗之气”,在其诗词中还经常化用。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也唯有李白人以酒名,诗因酒贵。其中,《将进酒》对酒之魅力的诠释确已登峰造极,可谓酒文化的宣言书。毛泽东曾在不同场合对《将进酒》以及表现出来的狂放不羁、气势非凡说过一些赞美的话。

◆毛泽东批注李白《将进酒》。

除了经常吟诵和圈阅,作为书法家的毛泽东还经常用毛笔抄写和背写李白的诗。《将进酒》便是他书写次数较多的一首。镌刻在四川江油市太白碑林中的《将进酒》,将李白的诗词才华和毛泽东的笔走龙蛇完美融合在一起,让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

但仔细比对即可发现,毛泽东手书《将进酒》有7处修改。其中一句,原诗是“径须沽取对君酌”,毛泽东手书为“直须沽酒对君酌”,改“径”为“直”, 改“取”为“酒”,其目的只有一个:更直截了当。这是喝酒醉态之中所言,没有也不可能有那么多弯弯绕绕。“沽取”,买什么呢?是“酒”!毛泽东直接点明,既符合酒中语境,也显示出酒中神态。不擅饮酒的毛泽东也能体悟出李白的醺酣,真是令人醉了!

《梁甫吟》是李白遭谗毁被排挤出长安后官场失意之时的悲愤之作。毛泽东对这首带有他乡音的乐府楚调曲表露出特殊的倾心,在李白名篇中诵读次数最多,还多次手书,在公开和私下场合也多次提及。1973年7月4日,毛泽东在和王洪文、张春桥的谈话中,谈及李白三首诗中的佳句,引出了一段对李白很不客气的议论。毛泽东戏说李白“尽想做官”,“《梁甫吟》说现在不行,将来有希望。‘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指挥楚汉如旋蓬’。那时神气十足。我加上几句,比较完全:‘不料韩信不听话,十万大军下历城。齐王火冒三千丈,抓了酒徒付鼎烹’,把他下了油锅了。”

李白的《梁甫吟》共42句,其中8句写楚汉相争时刘邦幕僚大儒生郦食其,推崇其以三寸不烂之舌建功于风云际会之时的才智和气概,寄寓自己的理想与抱负:“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但毛泽东对其诗中表达的思想却并不赞同,认为故事说得不完全,于是续写了4句,以咏郦食其的悲催结局兼正李白的偏颇之处。这首诗后被人拟题为《七古·续李白<梁甫吟>》《七言诗·戏改李白<梁甫吟>》等,编入毛泽东诗词注释和赏析本中。

诗中的“酒徒”,特指“高阳酒徒”。《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载郦食其为“陈留高阳人”(今河南杞县高阳镇人),尝自称“高阳酒徒”。后来,“高阳酒徒”还成为一个成语,用来指好饮酒而狂放不羁的人。作为一介书生,郦食其嗜酒如命,以高傲的姿态得到刘邦赏识,献计攻克陈留,后又游说齐国,说下72座城池。作为一介谋士,郦食其给世人留下的不仅仅是他的谋略,还有“民以食为天”等诸多名言。

毛泽东一向极为推崇李白傲视一切的心态和古今独步的诗思,可在这里,却一反常态,对其作了幽默的调侃,与他对李白的一贯态度大相径庭。作为诗人,李白才华固然超人,但对政治却生疏得无从下手。即使他像“高阳酒徒”那样侥幸创造一番业绩,恐怕最终的命运也不乐观。从毛泽东富有情趣的打油诗中,不难看出他对纯粹诗人心态的超越,对自视过高的书生意气的轻视。他以诗谈史,并非纯粹地讨论学术问题。除了重实际重功业轻空谈等原因之外,也许也是暮年毛泽东对听话对象们的一种警告。但不管怎样,作为“酒徒”,以双重含义出现在毛泽东诗词中,也仅此一见,酒香扑鼻,沁人心脾。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

转载请联系《党史博采》

侵权必究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党史博采微信公众号:dangshibocai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