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首页 » 白酒 » 那季节那吃货的那些事:树上鸟儿成双对冬天徽菜惹人醉之皖西皖北

那季节那吃货的那些事:树上鸟儿成双对冬天徽菜惹人醉之皖西皖北

安徽作为地跨淮河、长江的省份,饮食跨黄淮、江淮、江南三地,因此安徽各地的饮食差异性非常大。

例如昨天的冬至,就有皖南吃汤团,皖中吃面,皖北吃饺子这样一省吃出全国差异的状况,让我们继续昨天因故未完成冬季安徽美食系列,今天我们将会走遍淮河两岸,看我赫赫皖北豪放风!

=================================

桃溪瓦罐汤

桃溪瓦罐汤是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桃溪镇的特色美食。

一小瓦罐汤、一盘炒菜、一盘蔬菜、一碟小菜,20元钱,3个人吃饱吃好。

凡在舒城县桃溪大桥头小吃一条街吃过饭的人,无不为这里价廉味美、土色土香的特色小吃所吸引,尤其是瓦罐汤的特殊香味,随着国道川流不息的车辆,被带到大江南北。

小吊米酒

铜锣寨小吊米酒,选用上等白糯米,经浸洗、蒸煮,再放入蓼子花酒曲一起发酵,取当地山岩石隙中渗出的无污染清泉水,用杉木酒甑精心酿制而成。铜锣寨小吊米酒,采用传统工艺酿制,有千年历史。酒精度一般在20度以下。其味醇香甘美,有滋补、祛寒、舒筋活络之功效。

万佛湖砂锅鱼头

万佛湖砂锅鱼头是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的特色美食。万佛湖鱼头,精选万佛湖野生鳙鱼,用万佛湖水久煨而成,原汁原味,鲜而不腥,肥而不腻,口感鲜美,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

皖西麻黄鸡

皖西麻黄鸡是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的特产。淮南麻黄鸡风味独特,肉香味厚,氨基酸积累尤为丰富,母鸡口感细嫩醇厚是熬制母鸡汤的最佳品种,公鸡肉质劲道富含胶质为烧鸡公首选品种。

金寨吊锅

金寨吊锅是大别山区山民们的独特餐饮方式,追溯它的历史,最少也在一千多年以前。在天堂寨吃吊锅是在低矮的桌子中间镂空置一火盆,桌上方天花顶有一根结实的木制杆子直下,吊钩连在杆子末端。将放满食材的吊锅挂在吊钩上, 一锅满满当当的菜,在炭火的炙烤下,立马香气袅绕。品味中,可根据吊锅里热烫程度和盆中火候大小,把吊锅移上放下。吊锅里面主料多是山里人腌制的腊肉,自然放养的山猪肉,腌制后再风干,一年四季不坏, 咸香味道足,是地道的山里味;辅以大别山区高山蔬菜及山珍野菇,满口原生态的感觉与古老质朴的烹法,让人食情横生食趣盎然。

叶集羊肉

叶集属于史河冲积平原,土质为沙湾地,水质清洁无污染,青草植物丰润,非常适合山羊的生长。叶集羊肉特点就是肥瘦适中、绵软细嫩,尤其是风干羊肉香味更加纯正。六安人吃羊肉一般是在冬天,这时候的羊肉最为肥美。烹饪方法一般 是先把羊肉风干,吃的时候用温水泡一下,放在大锅里炖煮,稍微炖煮以后捞出,用手撕成肉丝,放入辣椒、茴香、生姜、大葱等佐料一起在油锅里爆炒,然后放入炖羊肉的汤烩烧,最后转入小火炉边煮边吃,也可以在锅里烫粉丝、蔬菜、豆腐等食物,风味独特,鲜香四溢。

淮南牛肉汤

到了淮南,首先要喝一碗淮南牛肉汤。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汤香醇鲜美、色彩丰富的看看就让人垂涎三尺。

正宗的淮南牛肉汤取制江淮一带的黄牛肉为原料,用牛骨头熬汤。煮牛肉时泡尽血污,洗净内脏,方才下锅同煮;同时选用自制的牛油,与炸制好的淮椒做成红油。另外,选用几十种滋补药材及卤料按一定比例,经传统工艺炮制后加入浓汤之中。

《淮南子·齐俗训》中有曰:今屠牛而烹其肉,或以为酸,或以为甘,煎熬燎炙,齐味万方,其本一牛之体。这其中的熬便是熬牛肉制汤的意思。这是考证牛肉汤做法的最早文献资料,民俗专家也由此推测,牛肉汤的起源不会晚于春秋战国。

淮南牛肉汤的高营养、高热能和低糖低脂肪同样让人津津乐道。寒冷的冬季,喝上一碗可抵御寒冷,倍感温暖。新鲜牛肉中的肌氨酸、维生素B6,更是可以增强免疫力,促进蛋白质的新陈代谢和合成。

八公山炸豆腐

八公山豆腐历史悠久。相传在二千多年前,西汉淮南王刘安为求长生不老药,在八公山下用八公山泉水、黄豆和盐卤制作灵丹妙药,结果仙丹未得,却无意中发明了豆腐,称之为八公山豆腐。当地将此豆腐,配以笋片与虾子制成菜肴,并成为历代。馔美味。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说:中国素食者必食豆腐。夫豆腐者,实植物中之肉料也,此物有肉料之功,而无肉料之毒。所以豆腐菜肴在我国居众素之上,而且久吃不厌。

用八公山豆腐和笋片经炸、烧而成。成菜色泽金黄,外脆里嫩,滋味鲜美。

糍糕

用蒸熟的糯米,拌上小葱、调料,再用特制的模具压成约1厘米厚,切成约8公分长的方块行。吃的时候在油锅里炸成金黄色就好了。这个东西外面炸的酥酥的,喷喷香,里面糯糯的,咸滋滋的,美味极了!

上窑馓子

上窑粗条馓子,也称油果、油面条。 (上窑、洛河一带较为多见)用面粉、明矾、精盐、白糖 等和成油面,把油面盘拧成网被形,下入油锅中浸炸定形,成品后有乳白色、淡黄色、金黄色。具有软、脆、焦、酥、香、鲜、咸、微甜等特点。它可直接食用,也 可烩、涮、淡季制馁,可做主料、辅料。上窑古称秦墟,历来就有经商之习,是三县一市重镇,商贾云集,骚客多集此地,故民风盛行。当地人每逢传统节日和走亲 访友时,多有拎上集市的一种看似金黄澄澄、一反反整齐如梭地捆扎在一起的点心。

朱马店羊肉汤

淮南市凤台县的羊肉汤比较著名,而朱马店镇的羊肉汤是淮南市味道最好的。食客纷至沓来,络绎不绝。淮南羊肉汤味香辣,肉细嫩,以上等羔羊为原材料,辅以名贵、淮南特产香料,开锅时香飘四溢,食之口舌生香。羊肉汤亦是以汤为主,汤醇厚,味鲜美。与牛肉汤共为淮南双绝。

胡辣汤

皖北地区爱吃胡辣汤,和其他不少地区不同,安徽的胡辣汤有清汤类。淮南的胡辣汤又叫油茶。淮南的油茶有很多的地方特色。装的容器很有特色,是个巨大的铝皮壶,有长长的壶嘴,用木塞塞住。吃的时候就倒一碗出来,稠稠的,不添加酱油的。里面加了面筋、千张丝、海带丝、花生仁、黄豆、芝麻等,口味不一样的卖家加的东西也会有所不同。喜欢辣的可自己加点辣,呼噜噜喝下去,非常过瘾。但是注意,不能一直用调羹搅和它,不然会谢掉的,谢掉以后就像水一样,就不好吃了。

煎饼卷油条

淮南的煎饼,是用和得很稀的面在平底锅上摊出来的,又薄又松,抹上自制的蒜蓉辣酱,卷上刚出锅的油条,松松脆脆,早上一个就够饱!

火烧冬笋

制法:将冬笋连壳埋入木柴火灰中,烧焖至手按觉微软时拨灰取出,去壳、根,用菜刀的后部插入笋肉中向外撬成一块块的如劈柴状的条块。另用蕃茄酱、甜面酱、辣酱、芝麻油、酱油、葱姜汁等作调味品,可根据个人喜好选用。

冬笋脆嫩,入火灰中焐焖,笋内水分损失少又不少原味,用刀将笋肉撬下,笋肉表面毛糙,极易吸收卤汁,故味浓,质清脆鲜嫩。

肥王鱼(淮王鱼)

淮河八百里,横贯豫皖苏;欲得肥王鱼,唯有峡山口。肥王鱼又名淮王鱼,是全国极为少见的鱼种,产于安徽凤台县境内峡山口一带的水域里。肥王鱼外形奇特,体呈扁圆,形如纺锤,黄亮、肥壮、光滑、无鳞,肉质细嫩,历来被当作鱼中上品,居淮河鱼类之冠。食其肉如豆腐一样细嫩,饮其汤如香菇鸡汤一样鲜美,闻其味如雅舍幽兰一样清香。据《凤台县志》记载,西汉时该地曾将肥王鱼献给淮南王刘安,他十分爱吃肥王鱼,每宴必备此菜。

冬天是肥王鱼的捕捞旺季。安徽蚌埠、合肥等 地菜馆均用奶汁鸡汤烹制,故称奶汁肥王鱼,成为一道名菜,并驰名中外。用肥王鱼和猪肉烧制而成。成菜汤浓似奶,鱼肉肥嫩细腻,味道极鲜。将鱼去鳃、内 脏,洗净,用刀在鱼身两边直剞小柳叶刀纹。猪瘦肉切成约长3.5厘米、宽1.7厘米、厚0.3厘米的鸡冠形薄片。炒锅烧热,放猪油,烧至七成热,下热清鸡 汤烧沸,放鱼、肉和葱、姜,加盖,将汤烤至呈奶汁状,加盐和白胡椒粉,出锅倒入汤碗内即成。

秦栏卤鹅

鹅肉四季皆宜,然而吃鹅肉最好的季节是在冬季。秦栏卤鹅是滁州天长市秦栏镇的特产,其肉酥嫩,清香扑鼻,老少咸宜,别具风味。秦栏卤鹅为清末民间烹调能手刘金忠独创,已有百年历史。其制作工艺独特,表面呈金黄色,光洁发亮,香气醇厚,油而不腻,烂而不散,美味爽口。因其色香味型俱佳而闻名遐迩,经久不衰。

凤阳酿豆腐

凤阳酿豆腐是滁州市传统名菜,色泽红润,馅料咸鲜,豆腐球形味似樱桃。据凤阳当地传说:朱元璋年幼时家境贫寒,靠乞讨度日。一日朱元璋在凤阳城内黄家小饭店里讨得一碗酿豆腐,吃后深感滋味极佳。后来他做了皇帝,将黄家小饭店的厨师召进皇宫,专门为他烹制凤阳酿豆腐。从此,这个莱成了宫廷筵席上的一道名菜。今天的凤阳酿豆腐是用嫩豆腐为原料切成片,夹入猪肉末、虾仁末等,裹上鸡蛋粉糊下油锅炸至金黄色,再用糖醋勾上芡汁即成,色泽奶黄,外脆里嫩,酸甜可口。

湖沟烧饼

湖沟烧饼是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湖沟镇的特色小吃。湖沟烧饼以当地优质小麦头道面为原料,用多道工序和制,其主要特点是香酥可口,稍嚼即烂,外脆里嫩,不会戳破口腔。

湖沟烧饼,巴掌大小,厚薄只有半寸,内外多层,焦黄、酥软,一口咬下去,唇齿留香。佐之以辣椒油、咸菜、鸡汤,味道之美,也许只有在湖沟镇呆过的人才能体会。湖沟烧饼在蚌埠、宿州、固镇一带颇为著名。

老任桥牛肉

老任桥牛肉作为固镇的知名品牌,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并享誉大江南北。它主要出自于固镇县任桥镇桥东村,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桥东村是一个回民聚居村,最初的安、杨、陈三姓是于明朝初年从山西太原府喜鹊窝迁来,清朝年间又陆续从山东济南、江苏徐州等地迁来李、袁、张、杜、金、马、冯等姓氏。由于人口逐渐增多,村子逐渐扩大,其中的一条小河就给村民带来了不便,清朝时一任姓尼姑化缘架了一座石桥,因此,人们就把这座桥称为任桥。而桥东村的回民按照伊斯兰民族习惯,都擅长牛羊屠宰,主要牛肉为主。在耕种土地的同时,杀牛也成了桥东人的主要生计,任桥车站称任桥,桥东则被称为老任桥,同此,由他们宰杀出的牛肉也就被称之为老任桥牛肉了。

烧饼夹里脊

烧饼夹里脊,安徽蚌埠特产,起于引车卖浆之流,不登大雅之堂。但确实受到了大量年轻人(尤其是女孩子)的追捧,几乎所有的蚌埠人都吃过。

地锅鸡

作法很简单,茄子切块并用盐稍腌并挤水。就是把鸡剁小块后打个鸡蛋并加少许面粉搅拌均匀,直到鸡块都被面粉裹住。茄子切块并用盐稍腌并挤水。锅里油烧热后炸点葱姜和花椒辣椒,然后把鸡块到锅里煸炒,直到炒成金黄色。这时把茄子加入并加适量的盐、酱油和水。然后面粉加水和好,和面一定要注意不要硬,若是喜欢吃软一点的饼就不要反复揉,喜欢紧拽一点的就多揉几下,等锅里开了,就可以揪成小块拍成饼贴在菜周围,记得饼的下部分要在菜水了。好了。锅盖上摆个放了冷水的碗,先大火烧一会,在小火焖一会,等碗里的水热了,就可以了。

栏杆牛肉

栏杆牛肉是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栏杆镇的特产。栏杆牛肉色泽红亮,口味醇正,烂而不腻,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

栏杆牛肉选用一至三岁的黄淮平原上的黄牛为原料,经过宰、泡、搓、洗、漂、卤、晾等工序,配以三十六味佐料和名贵中药,最后通过一道特殊工序使每一味都能渗透肉中。其科学的配方、精细的制作,使产品色泽红亮,口味醇正,烂而不腻,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

符离集烧鸡

作为宿(xǔ)州(xiàn)(宿州人至今自称宿县)人,过年不吃符离集烧鸡根本不管(xǔ县人你懂的)。符离集烧鸡(Red-Cooked Chicken, Fuliji Style)属于安徽沿淮风味,已有千年的历史,产于安徽省宿州市北30里位于京沪铁路大动脉上的符离镇。烧鸡起源有几种版本,近代版本是最早在煮熟后要抹上一层红曲,故而过去不叫烧鸡而叫红鸡,然后在学习了道口烧鸡的基础上几经改进提高,逐渐形成现在的符离集烧鸡。其与道口鸡所不同处,主要在于香料。这种烧鸡以管、魏、韩三家的制品最为出名,被列入我国名肴之林。

风味特点:

此鸡肉烂脱骨,肥而不腻,鲜味醇厚,齿颊留香。

此菜产于安徽省宿县,原名红鸡,是闻名全国的特产。量在开始时,此鸡并无特色,只是煮熟后抹一层红曲。

马蹄烧饼

临涣马蹄烧饼,是淮北市当地的名吃,尤其是濉溪县临涣古街上的最为有名,因外形似马蹄而得名,马蹄烧饼从原料到制作上都有其独到之处,用料足,揉制手法到位,火候掌控更是令人 称绝。出炉后外酥里嫩,香气四溢,让人胃口大开。

濉溪临涣羊肉汤

濉溪临涣羊肉是当地著名的传统食品。早在明清时期,临涣人就以杀羊、开羊肉馆、吃羊肉而闻名远乡近邻。到了民国年间,临涣人的羊肉 生意日益兴隆。现在,在临涣镇子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饭馆、酒楼,羊肉食品成了每一家饭馆、 酒楼的招牌菜。新出锅的羊肉汤色白似奶,水脂交融,制作过程中用水、放肉、添火、 配料都十分讲究。恰到好处的羊肉汤, 质地纯净,口感鲜而不膻,香而不腻。

萧县寒山羊肉汤

古时萧县民间就有食羊肉的传统,民间有无羊不成席之说。萧县羊肉汤享有盛名已达300多年,做萧县羊肉汤,羊的品种选择非常讲究,要选择活的寒山羊,因为这种羊做成的汤味鲜且少膻气。制作羊肉汤时先将葱花、姜丁等佐料放锅中煸炒,然后舀入大甑中的原汤,将切好的熟羊肉放入汤中,加工烩烧。待汤翻开时盛入碗中,加上辣椒油,撒上香菜。其汤汁乳白、醇厚,鲜而不膻,肥而不腻。

双堆面鱼

双堆面鱼做法很简单,用碗盛上面粉,加上一定的水,放盐适量,捣成糊状,将水烧开后,用筷子将捣成糊状的面糊一筷一筷地拨入正在烧的开水之中,面糊进入开水后凝固,形状像大大小小的河鱼,成蛋状。面鱼入锅煮熟后,再加上适量的盐、油和调料即可食用。如果捣面糊时,加上一两个鸡蛋,面鱼吃起来会更松软。

在双堆这个地方,有些人也把双堆面鱼称做懒汉汤,这与一个故事有关系。当年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打响前夕,刘邓大军赴双堆,有一连长与部队失散,一日来到双堆一户人家想讨口饭吃。卧床休息的男主人告诉这位军人,自己生病多日,花光了家里的钱,粮食也吃光了,老婆一早就到几十里路外的娘家借粮去了。当得知是刘邓大军时,这位男主人在家中寻找可食之物,找了半天才找到仅有的大半碗面粉。从没有做过饭的汉子将面粉打成糊状后,一点点地夹到烧开的水中,放了几片菜叶、盐和葱蒜之类,就起锅请军人食用。军人竟连吃两大碗。饭毕,军人了解了当地一些情况,又问一个男人家怎么会做出这样好吃的东西,男主人不好意思地说:男人在家一般都不做饭,更不会炒菜,当老婆不在家时,就只能做这种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懒汉汤’了。军人拿出2块银元送给男主人。夫妻俩以这 2块银元作本钱,在宿州城开了个卖双堆面鱼的小吃摊,后来生意越做越大,成了远近闻名的大面馆。

南坪响肚

南坪响肚,是南坪镇的一道特色名菜。在南坪镇,无论是红白喜忧还是朋友聚会的宴席上必有响肚。它具有味道鲜美、清香宜人、清脆爽口的特点,在口中嚼时,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响肚也就因此而得名。

南坪响肚老少皆宜,营养丰富、色味俱佳,深受城乡人民喜爱。这里女人坐月子,吃得最多的就是猪肚。产妇在生完小孩后,婆家人就会从集市上买来猪肚,炖成汤喂给她喝,猪肚汤起到很好的滋补作用。如今,在宿州、淮北、蚌埠等城市都有以南坪响肚为招牌菜的饭店。

潵(sá)汤

此小吃名字无人能写,有写作潵汤,撒汤,也有写作糁(当地方言读)sá汤,一种传统名吃,流行于鲁、豫、苏、皖四省交界的很多地方,现为当地百姓的平常早餐。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喝了此汤大加赞赏,问当地人这叫啥?皇帝金口玉言,当地人也叫它啥汤。糁汤尤其以砀山、临沂、济宁、徐州、济南、枣庄、阜阳、淮北、蚌埠、宿州等地为佳。

Sa这个字,号称在新华字典里也查不出来,就连土生土长的安徽砀山人也大多只会说,并不知道它的写法。还是有心人在《康熙字典》里考究出了它的本义:非常N次方的鲜美。能直接以鲜美命名,这Sa汤对于食客的杀伤力可想而知。关于sá汤中sá字的写法民间有很多个版本,有"撒", "糁",啥,还有自造成"饣它"的。语言学家太有必要来喝一碗香喷喷又养胃又养颜的sá汤,说不定再版汉语字典和汉语辞典时就会为sá汤增加一个词条了。

在砀山,民间广为流传着这样的段子,一东北人到砀山搞外调,在工农兵饭店要了碗汤,用竹筷搅动后提起,分明可见微红的肉丝挂于其上。品了品,觉得味道很独特,便问身边老者:同志,啥汤?。嗯,潵汤(音洒,一声)。老者答曰。啥汤?,又问。潵汤!,老者提高了声音。东北人坐不住了,指着碗:我问这是什么汤?。

老者笑了,它就叫潵汤啊!。 此乃传为佳话。

据说潵汤是由上古的雉羹衍变而来,为中国烹饪鼻祖籛铿首创。古代雉羹是以野鸡肉加蕙米同炖而成,后来换成家鸡加麦仁同炖。再后来,砀山回民便将它改为剔骨的山羊脊椎架子了。

南坪杠子馍

馍是北方人的主食,淮北人都惯好吃馍。与百善硬面大卷齐名的面食就是南坪杠子馍。南坪杠子馍是长溜溜的圆柱状,外形酷似杠子,馍的名称也就由此而来。南坪杠子馍选料严格认真,所用的面粉必须达到细、干、白、筋、香的标准。南坪杠子馍自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那是其他人学也学不来的。在和面、赶制和蒸笼等方面都十分讲究,恰当的温度调适,保证面发得透,发到火候。南坪杠子馍发面的方法为传统的酵母发酵法,功夫主要在和面上。发好的面团比较松软,然后要用杠子千百次地碾压,不停地洒上面粉,面团也就越来越硬,做出来的馍十分筋道。木柴加地锅进行笼蒸。杠子馍味道纯正,软硬适口,色泽漂亮。

丁家壮馍

丁家壮馍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在濉溪的饮食中堪称一绝,以其色味纯正,香脆可口闻名遐迩。其制作工艺非常细致,首先要选用精细面粉,加水和,再用一根长近一米茶杯口粗的压面棍反复压制后,撒上少许芝麻,在平底锅上用文火慢慢炕热,做成的壮馍直径有40公分,厚三公分,浑圆坚硬,厚如手掌,正面焦黄,背面雪白,外酥里香,食之有筋头。壮馍很硬,要慢慢嚼,越嚼越能品出麦子的香。丁家壮馍是家喻户晓、人人喜爱的地方美食。据第五代传人,现年已91岁高龄的丁尊贤老师讲述,受旧时男尊女卑封建思想观念的影响,传男不传女,男人身壮有劲,由此得名壮馍。丁家壮馍的制作工艺在当地有较高的知名度,每天的壮馍销售趋势都很好,往往供不应求。

涡阳干扣面

安徽特产—涡阳干扣面,是涡阳的一种独具风味的面食,以煮熟的黄豆芽作铺垫,配以蒜汁、葱花、味精、胡椒、食醋、香油、酱油等为底料,煮熟的面条如雀巢一样覆盖其上,再以油榨辣椒作上料,充分搅伴以后即可。干扣面成为涡阳街面上的一道迷人的风景,有过往商贾来涡必吃干扣面、 不吃干扣面枉来老子故里之说。

党参生鱼

[原料]

党参20克,胡萝卜50克,料酒、酱油、姜、葱各10克,盐5克,味精、白糖各3克,素油50克,鲜汤200克,香菜30克。

[做法]

(1.)将党参润透,切成3厘米长的段;胡萝卜洗净,切成3厘米见方的块;姜切片,葱切段;香菜洗净,切成4厘米长的段。

(2.)将生鱼宰杀后,去鳞、腮、肠杂,洗净后沥干水分,放入六成热油中炸一下,捞起,沥油后备用。

(3.)将炒锅置武火上烧热,下入素油,烧至六成热时,下入姜、葱爆香,再下入生鱼、料酒、党参、胡萝卜、盐、味精、白糖、酱油、鲜汤烧熟,然后放入盘中,加入香菜即成。

[主治]

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水肿等症。

[按语]

本品药性平和,不燥不腻,善补脾肺之气而养血生津,为脾肺气虚、血少、津伤常用之品。在一般的补益剂中常用党参代替人参。

药桂焖甲鱼

甲鱼性平、味甘,甲鱼的食用价值很高,甲鱼肉味道特别鲜美,营养十分丰富。甲鱼肉及其提取物能有效地预防和抑制肝癌、胃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并用于防治因放疗、化疗引起的虚弱、贫血、白细胞减少等症。甲鱼亦有较好的净血作用,常食者可降低血胆固醇,因而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有益。甲鱼还能补劳伤,壮阳气,大补阴之不足。食甲鱼对肺结核、贫血、体质虚弱等多种病患亦有一定的辅助疗效。鲜龙眼烘成干果后即成为中药里的桂圆。桂圆含有多种营养物质,有补血安神,健脑益智,补养心脾的功效,是健脾长智的传统食物,对失眠、心悸、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贫血有较好的疗效。

重油大烧饼

展沟烧饼,又名鞋底烧饼,因其形似鞋底而得名。展沟烧饼采用独特的制作方法,由面粉、五花肉、芝麻等原料加工而成,外观上长且薄,颜色橙黄,表面粘满芝麻;食用过程中,色香味美,外脆内酥,可口宜人,每有外地人到来必定是吃不够带着走。

江集羊肉汤

江集羊肉汤起源于什么朝代,已无籍可考,据说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经过二百多年的改进,制作工艺越来越完善,已使羊肉汤呈白色乳状,鲜洁爽口、不腥不膻、不粘不腻的特色。

江集羊肉汤之所以闻名。一是选料讲究。选用本地区农家饲养的羊。这样的羊不光吃草,农家经常喂点剩饭或粮食,羊长得膘肥体壮。山区的羊不行,熬出的汤发黑且不鲜洁。二是制作科学。其过程是先将50斤水添入锅内,烧响加入羊的全身骨架垫底,再放入25—30斤鲜羊肉和羊杂(羊杂下锅前分别用开水氽一下),然后用大火烧开,用竹编勺撇去血沫,再加冷水10斤,开锅后再用3斤羊油覆盖在羊肉上面,尔后将白芷、桂皮、草果、良姜、陈皮、杏仁等佐料下锅,再熬制40—60分钟即可。这里重要的一点是用火要大,使锅内一直处于沸腾状态。使羊油快速融化,与水互相撞击,达到水油交融,形成乳状。如火候达不到,则水是水,油是油。凡熬制好的羊肉汤,勺子在锅面打个花,往下一舀,往桌面一滴即凝成油状。三是名目繁多。羊肉汤有肥有瘦,肥的油泛脂溢,瘦的白中透红。天花汤健脑明目,适合老年人和神经衰弱者食用;口条汤壮身补血,最宜病愈大补;肚丝汤可细嚼慢饮,眼窝汤肉烂如泥,奶渣汤沙苏带甜,还有马蜂窝汤、三孔汤、腰花汤、肺叶汤、肥瘦汤等多种,各具风味。四是配菜丰富。在羊肉汤的店铺的炊台上,一字儿摆开的有熟牛肉片,熟牛杂以及粉丝,千张,生菜等,另外还摆有香菜,荆芥、葱花,蒜泥,香醋,辣椒油等,一切按照食客的要求,应有尽有。

药膳

亳州自古就有药都之称,是中医药文化的摇篮。自古以来药材贸易频繁,中医药材种植广泛,药材交易中心是全国最大的药材交易市场。亳州深厚的中医药文化衍生出著名的亳州药膳美食。

药膳的主要原料是药物和食物,它必须寓药于食、寓性于味,进行中药的选料、调补。亳州人民将中医药学与中华饮食文化相结合,通过在菜肴内合理地添加中草药和滋补 品,融药物功效与食物美味于一体,以精湛的烹调艺术为手段,借助炖、焖、煨、蒸、 煮、熬、炒、卤、烧等中国传统的烹调方法, 创造了许多具有独特滋补、养生、美容等功效的药膳,且不失色、香、味等食品特性。药膳既可治病,又可强身防病,其健身养生的效果比较显著。

瓦店山羊美食

瓦店山羊美食是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瓦店镇的特产。瓦店山羊美食成为许多食客喜爱之物,烤全羊、凉羊蹄、羊肉汤、羊肝汤、羊心肺汤、红烧羊龙骨、红烧羊排、羊肉水饺等常常让人难忘。

太和板面

太和板面,即太和羊肉板面,是安徽北部地区面食的一面旗帜。由于它起源于太和县,加之又是在铁板上摔打而成,故它的这个名字多少年都未曾改变过。太和县不大,但却以制作各种小吃而让人们熟知。

阜阳格拉条

阜阳格拉条是安徽省阜阳市的特色小吃。格拉条是一种面条,按当地方言翻译出来的当地通用写法为格拉条,格拉条面比较有嚼劲,但不是很硬。冬天的格拉条要放香菜!

插花牛肉汤

利辛西35公里: 插花牛肉汤 插花已属阜阳地界,阜阳插花牛肉汤源于阜阳市颍东区插花镇,以高姓熬制的较为有名。其原汤采用牛骨、上乘牛肉等原料添加众多调料,用文火熬制而成,口味纯正,回味悠长;由于其风味独特,在当地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仅阜阳市内就有数十家正在经营。

冬季安徽就是这样,江南、江淮、淮北,三地文化不同,饮食不同,在安徽,能吃出全国差异,在安徽……开吃!中午到了,我饿!

开春我要吃阜阳卷馍!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万家资讯、阜阳新闻网、新浪博客、大不六文章

(来源:中国气象报综合)

责任编辑:安焱

七天天气预报看这里!!!-----链接地址:http://3g.zgqxb.com.c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