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首页 » 白酒 » 醽醁余香在翠炉,大唐诗人皆好酒

醽醁余香在翠炉,大唐诗人皆好酒

孟浩然的现存酒诗有23首,最著名的应该是《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山村的风光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景。而在《秋登兰山寄张五》中,则有“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的句子。这首诗名为“寄”,实为隔山相望而未能见面,只是“遥寄”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希望他能在重阳节携酒而来共饮。

唐代竟陵郡也有两个乱醉如泥的嗜酒诗人,一个是皮日休,一个是刘虚白。皮日休爱酒如命,愤世嫉俗,自称“闲气布衣”、“醉吟先生”。据明朝夏树芳的《酒颠》上说,皮日休嗜酒在性,隐居在襄阳鹿门山时,每天都要畅饮,自称是醉士。后来又经常泛舟洞庭湖,一边游赏,一边喝酒,当然少不了吟诗作赋,自称“吾是酒民吾怕谁”。他一生写了大量的关于酒的诗文,比如《酒箴(并序)》、《酒中十咏》、《春夕酒醒》、《酒病偶作》、《〈续酒具诗〉序》等。不妨欣赏下他的《春夕酒醒》:

四弦才罢醉蛮奴,醽醁余香在翠炉。

夜半醒来红蜡短,一枝寒泪作珊瑚。

李白说,我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醽醁是古代的一种美酒,一种非常罕见的绿酒。诗人李贺在《示弟》中也写到过:“醁醹今日酒,缃帙去时书。”另有文献记载唐代名臣魏征善治酒:一种酒是醽醁、一种是翠涛,唐太宗对此赞不绝口。称之“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

醽,即是绿酒。醽醁、翠涛都是绿酒,当时的绿酒是很常见的,可惜它的酿制方法已经失传。后来中国的杨林乡绅陈鼎在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酿出了一种绿酒,因为这种酒味醇厚、颜色翠绿,被称为“杨林肥酒”。单从此诗的文字解读,皮日休喝的酒的品质还不错。西晋的张载就写有《醽酒赋》,说明绿色的醽酒早已有之。

另外,皮日休还有个诗酒好友,叫做陆龟蒙,两人时常结伴而行,游山玩水,弈棋钓鱼,饮酒吟诗。鲁迅曾经评价皮日休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芒”,评价很高。在历史上,皮日休也确实是个颇有酒名的文人之一。他写了大量的与酒有关的诗篇,著名的有《酒中十饮》等。

陆龟蒙煮酒图

刘虚白,竟陵人。他写的诗文在《全唐诗》收录的不多,其中有一句“知道醉乡无户税,任他荒却下丹田”,读完便知他嗜酒贪杯之程度。

唐初的著名诗人王绩也不得不提。因为他性情旷达,嗜酒如命。唐武德八年(625年),朝廷征召前朝官员,王绩以原官待诏门下省。按照门下省例,日给良酒三升。其弟王静问:“待诏快乐否?”王绩答曰:“待诏俸薄,况萧瑟,但良酝三升,差可恋耳。”意思是待诏俸禄低,又寂寞,只有良酒三升使人留恋。待中陈叔达听说了这情况后,就把三升酒加到一斗,所以王绩也被时人称为“斗酒学士”。

斗酒学士王绩

贞观初期,太乐署史焦革善酿酒,王绩自求任太乐丞。后因焦氏夫妇相继去世,无人供应好酒,于是弃官还乡。回到东皋后,王绩就把焦革制酒的方法撰为《酒经》一卷;又收集杜康、仪狄等善于酿酒者的经验,写成《酒谱》一卷。在所居之东皋,为杜康建造祠庙,并把馈赠过美酒的焦革也供进庙中,尊之为师,撰《祭杜康新庙文》以记之。王绩因对现实不满,最终走上了隐居之路。但是,只要有人以酒邀,他无不乐往。他的《醉乡记》、《五斗先生传》、《酒赋》、《独酌》、《醉后》等诗文,均被太史令李淳风誉为“酒家之南董”, 南董是春秋时期齐史官南史﹑晋史官董狐的合称,皆以直笔不讳著称,所以南董是指忠于史实的优秀史官。王绩对酒绝对忠实,酒家南董四字,王绩当之无愧,正所谓“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王绩《醉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