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首页 » 白酒 » 汾酒、潞酒:山西历史上酒业发展的轨迹

汾酒、潞酒:山西历史上酒业发展的轨迹

种种迹象表明,山西酿酒的历史很长,堪称酒的故乡和源头。但又似乎无法确切其源头。一个朦胧说法是,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酿酒史应不低于4000年( 《汾酒史话》)。晋酒不仅历史长,而且品种多,名气大。汾酒、潞酒就是其中的两个代表。从中可以看到古代晋酒发展的脉络和渊源。

一、源头探索

回溯酒的源头,总是一片模糊。晋酒已知的两个细节是,春秋时代,生活在晋东南的赤狄族喜好酿酒和嗜酒,他们是群酒鬼,因饮酒而误国,被晋国所灭。这段历史大概有2600年以上了;而更悠久的是汾酒。1982年3月,由国家文物局组成的晋中考古队对汾阳杏花村遗址进行了试掘,发现其下埋藏的古代遗存相当丰富,出土的斝、壶、尊、杯等陶器表明,在仰韶、龙山时期,也就是距今近4000年时,这里的先民已经开始酿酒和饮酒。这些说明,晋东南长治、汾阳一带早已是酿酒之地!晋东南在唐时称潞州,其酿造之酒就称潞酒;而汾阳一带属于汾州辖区,其产酒称汾酒,汾阳杏花村则是汾酒的精品。汾州府,汾阳城,离城三十杏花村,杏花村里出美酒,杏花村里出贤人。这是一首古老的歌谣,至今在杏花村广泛流传。晋升东南部一带也有一壶潞酒十里香,入口绵绵永难忘的口碑。《山西通志》也记载:汾潞之水酒,盛行于世。而以清酒为特征的汾酒、潞酒在此基础上得以滥觞。

二、唐宋扬名

唐宋因为是盛世,经济得到繁荣,晋酒经过漫长而缓慢的摆动后,终于迎来了第一个高潮。

(一)

先说汾酒,又名乾和酒,主要产于汾州,在唐朝以前叫黄酒,南北朝北齐时,汾酒就算名酒了。在唐朝,汾酒有一个飞跃——由黄酒发展成为白酒,它以纯净、雅郁的清香为我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因其易燃的特点,民间称之为烧酒。其酿酒技术的提升在于,以熟料拌曲,乾和入瓮发酵,采用蒸馏法,使酒精纯度增高。据李肇的《唐国史补》中记载的酒名,山西被列入的有河东之干和、葡萄。杏花村人生产的白酒叫杏花白。杏花村的酿酒业日益发达,据载当时的酿酒坊多达72家。其另一品牌竹叶青酒也很知名。

潞酒指产于潞州一代的古酒,其作为一种品牌,成型大概可到唐朝,之前无历史记载,但极有可能存在。《魅力长治文化丛书——物产寻宝》一书里称,早在中唐时期,潞酒就形成了独特的地方风格,以精制高梁为原料,以大麦、豌豆采制中浸大曲为糖化发酵剂,综合各种制曲而成。一个细节显示,唐景龙元年,唐玄宗李隆基任潞州别驾时,潞州一带良好的经济形势带动了酿酒业发展,酿酒作坊约有五十多家,分布于周围八县。同时其酿造工艺也得到发展,色香味俱佳。

李隆基当上皇帝后,再次给潞酒带来机遇。他曾三次回来潞州,当地政府大摆宴席,用潞酒招待唐玄宗,他也乐此不疲,用饮酒体现与民同乐。据记载,当时城里出现纵酒风气,喝得是陌路相逢醉人多,这也间接说明潞酒的魅力。由于唐玄宗多次照顾旧地,共免税八年,潞酒有御酒的嫌疑,经由皇帝提携,及特殊的政策倾斜,潞州经济进一步好转,潞酒也名声大振,酒坊竟然发展到近百座,甚至波及周围地区。这种态势为日后潞酒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渐成华夏名酒。后人评说,这应该是潞商崛起的信号和先声。

晋酒在唐代扬名,有其必然原因。一是唐为盛世,天下政治太平,粮食丰足,经济得到发展。大气候好,这是兴盛的原因之一;二是唐代实行榷酒政策,还制定了法律,对酒利进行垄断,酒销范围一般在周围数十里地方。唐代文化名人层出不穷,涌现出一批知名诗人、文豪,他们喜欢吟诗喝酒,关于晋酒的赞歌比比皆是,如李白赞汾酒、王昌龄赞潞酒,这种变相广告大大传播了晋酒声誉;三是山西有利的地理位置和与李唐王朝的特殊关系推进了酒业发展。汾酒产地处在太原--西安的交通要道上,太原被唐尊为北都,其地位仅次于西安。杏花村正好座落在太原通往皇城西安的途中,为当时赶路者稍息的要驿,交通便利。许多路经此处官吏名人在品尝杏花白后,无不为其陶醉,并写下了无数的赞歌。诗仙李白就是一例,他在畅饮杏花白后,诗赞道,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成醉饱无归心。据说,汾酒也为宫廷所知后,就跻身贡酒之列,由当地汾州负责进贡朝廷。这是又一个高峰。潞酒由于后来有唐玄宗的推崇,更是沾光不少。

(二)

唐后,晋酒随着朝代更迭、政治动乱,在几经挫折后,终于在宋代获得了一个更大发展。酒的产量继续增加,销售也扩大,拥有广泛的消费群体。更为突出的是,一些历史名酒在品种和酿制技术上有了提高。种类也大大增加,仍以旧酒为主。其工艺上的一个突破在于蒸馏技术的普遍运用——使白酒纯度和浓度升高,甚至可以燃烧,烧酒由此而来。从宋代酒器看,汾酒杯已经大大缩小,不再是大碗喝酒,说明白酒的酒精含量愈来愈高。真正意义上的白酒出现了,从此,黄酒渐趋没落,白酒日益发达。请注意,黄酒和白酒并行发展的局面被改变,这是在宋代完成。

北宋时,山西已经是北方酿酒业的一个中心。从北到南,普遍酿酒。商用酒的比例却不断增长,酒的品种也有增加。白酒的问世,是一场不小的革命。这里出产的名酒很多,其中全国闻名的有:关中桑落酒、平阳襄陵酒、山西蒲州酒、山西太原酒、汾州乾和酒、山西羊羔酒、潞州珍珠红、刘白堕擒奸酒等。(《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影印本)。

宋代,从唐到宋,乾和酒名称不变,仍是饮中珍品。酿制技术也已炉火纯青。除了继续保持其酒液晶莹透明、清香醇厚、余味清悠等独特风格外,蒸馏、陈置等办法的使用也使这种酒的度数和口感有了一定的选择。汾酒在初期酿制时并非白酒,而是清酒。汾酒里的一个精品——竹叶青酒进入了大发展。它采用的是以汾酒为底酒配制竹叶青酒,在当地民间颇受欢迎。汾酒的一系列品种均从闻、晶、色、感上征服了当时许多人,因而在当地颇为流行,广泛饮用( 《汾酒史话》)。 汾酒的又一个突破是羊羔酒的出现。据说这种酒甘醇甜美,带有一股羊膻味,带有明显的山西地域色彩。

上党门

在销售地域上,杏花村白酒没有太大突破,基本上在本地营销。商业区也由封闭走向开放,各种二层三层化增强,的酒楼在居民生活的闹区临街而立,不仅方便了顾客,而且还使酒店的经营红红火火。北宋时的城市经过这样一番骤变,促使了当时商业兴盛,不仅大城市的规模和热闹有胜前代,连汾州这样的小城市也是酒楼林立,人来人往。杏花村逐渐形成了以八槐街为中心的酒乡闹市,分布有70余家的酒坊。

与汾酒比,潞酒也是如此走运。宋代潞酒的发展在于,工艺已基本定型,而且市场进一步拓宽,形成了自己的营销网络,市场分布于晋东南及周边一带。与汾酒相似,潞酒中出现一个著名品牌——珍珠红。这种潞酒中的上品,以潞酒为底料,再蒸馏,加入其它原料而酿成的珍珠红。虽然带葡萄遗法,但不是葡萄酒,是浇酒,属于烈酒类。据记载,珍珠红入口味美,及到咽间却感到剌烈,少量便醉,人喝了之后,悠悠忘形,犹如梦游华胥国一样美不可言。能觉出酒酿造工艺之含量。对此,宋人徐炬在《酒谱》中有潞州烧酒名珍珠红之说。当时人们就将珍珠作为潞酒的代名词悬于酒肆门楹,对联有:槽滴珍珠漏泄乾坤一团和气;杯浮琥珀陶溶肺腑万种风情。

晋酒在宋代更大发展,有其内外原因。一是宋代是一个军事软弱、经济发达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超过以往各代,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城市化水平也大大提高,城市的规模、数量都很可观,酒这一经济领域的特殊消费品,更是社会消费的热点;二是政府继续沿用唐代的榷酒政策,又立法对酒利进行垄断。据《汾酒史话》宋代的酒利、酒税利润之高,仅次于盐利,占整个榷场收入的25%以上。三是山西的酒务对酒业也有利。在余粮充足的情况下,酿酒业得到支持。同时山西酒务中曲药货源的充足,也对酒的产量提供了保证。四是宋人的饮酒普遍而自由,这种风气促进了酒的消费。

三、明清晋酒出现辉煌气象

明清山西酒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明政府实行开放的税酒政策,具体讲,由专卖到自由的买卖,这样大大激发了其生产热情,酒类的生产迅速升高。二,酒税大大减轻,酒价从而大大降低。汾酒的饮用范围明显扩大,汾酒由贵族圈进入普通百姓家。还有一点,晋商的发展,推动了酒的发展。明代是晋酒最兴盛的开端。清代仍沿用明时的税酒政策,而且酒的税率很低。这样,晋酒业继续保持兴盛。

清代中叶,汾酒经历低谷后,再次达到鼎盛期,酒坊增到220家。《清稗类钞》此外不得不推山西之汾酒、潞酒矣。然禀性刚烈,弱者恧焉,故南人弗尚也。于是不得不推绍兴女儿酒。清人李汝珍在《镜花缘》第九十六回列举的名酒里,大致是清朝中期的名酒,就有山西汾酒、山西潞安酒。

此时,汾酒市场再次扩大,汾酒品种增多。竹叶青酒仍然名气很大,保持国内名酒地位。傅山在汾州期间对竹叶青的配方进行改进,配以木香、公丁香、砂仁、栀子等13种中药和冰糖等为佐料,使其具有保健价值而倍受后人垂青。汾酒的名气和口味越来越民间化。汾酒这种烧酒,开始在民间普遍饮用。汾酒开始摆上普通人家的餐桌,要从明开端;另外产品开始远销国外。酿酒成为一些农户的主业。专职酒户运用而生。杏花村酿酒户从唐时的72家发展到上百户,且有增无减。朱在洪武曾在杏花村赐建酒楼,可见其影响。乾和酒名称,也逐渐被汾酒所代替。时至清康乾时代,杏花村的酒坊再次增到120家之多,后达到200多家。汾酒畅销全国,并远销西欧。1915年,出资二千两开办的宝泉益,成为杏花村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汾酒作坊,且带有资本主义性质。汾酒产销之盛促进了酒俗的丰富。酒令通用于不同地方和场合。

此时,潞酒比起汾酒之影响和规模,已经稍逊,但仍名扬北方,处在发展阶段。珍珠红的名气继续发扬光大,逐渐成为潞州三宝之一。其特点有白酒芳香、葡萄色泽甜润。除了美味,还加了药材佐酒,使其保健价值体现知名度、人气指数再次窜升。这种酒连驻节潞州的沈王朱铨铄也评价甚高,诗赞:潞州城中酒价高,胭脂滴出小檀槽。华胥一去不复返,汉使何须种葡萄。作为王爷,喝过的美酒一定不少,能盛赞此酒,说明此酒的品位。

其销售区域也明显扩大。从资料看,从明代起,潞酒的营销网络已经遍及华北地区。以上党盆地为中心,北上过东阳关可到河北,南下经天井关可到河南,东过陵川小南天可到山东,西行过太岳山出翼城可达陕西。虽然这里是山地之国,运输不便,但酒商仍然靠肩挑把一担担潞酒运送出去。因此有潞酒一过小南天,香飘万里醉半山的词句形容。

晋酒在明清两代取得如此辉煌,有其特殊原因。除了政府开放市场的相关政策外,粮食的丰足和历代文人对酒的推崇也很有作用。诗与酒一经中和,而成就了中华民族的中和之美。文人.墨客.仙风道骨无不有市上酒家眠的经历(《汾酒史话》)。

商人的推崇也起到巨大作用。明清之际,汾商、潞商发展很快,商铺遍布全国各地,网络很大;二是这些酒成为作为他们生财之道,有专营店铺和商家,近年在长治发现的一张明代潞酒广告也说明此点。

另外,酒对于旅外晋商,上升到一种物质精神化的存在。所到之处,都把汾潞酒作为对家乡的怀念而随身携带。每逢佳节,品酒遥寄托对亲人的思念。北京著名的都一处烧麦馆,原是乾隆三年(1738)山西李姓商人开的一个小酒店。据四川《涪州志.物产志》记载:道光六年(1826),山西人来涪州经营山西潞酒。众所周知,四川盛产名酒,如五粮液和泸州老窖,潞酒能在此打开局面,说明潞酒的本身实力和潞商的精明强干。

清中后期,尤其鸦片战争后,由于清财政捉襟见肘,酒税加重。。除了酒厘、烧锅税而外,还有落地税、门销坐贾税、印花税和出锅统税等。至此,清代这种盛世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样一来,晋酒就在一般繁荣中维持和发展,直到民国年间的抗战初期,仍然有可圈可点。

四、结语

回溯晋酒历史,物质的酒和文化的酒,起源于原始的石器时代,起起伏伏,或而高潮或而低落,绵延数千年,终于从历史的小溪里汇集而大,这是三晋大地对酒文化的巨大奉献。山西酒史辉煌而悠久,充满内力,基本能代表中国酿酒史的源流,而汾酒、潞酒就是其中晋酒保存完好的杰出代表。

晋酒史表明,唐宋、明清是晋酒业发展的两个高峰,其间则是低谷和平台期。今天,幸逢盛世,我们正迎来第三个高峰。酒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晋酒发达,往往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和平,文化活跃;反之就会衰败。由此看来,晋酒就是山西古代经济和政治的晴雨表。酒的繁荣就是国家的盛世。

当然,晋酒的发展还需要有许多细节支撑。如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酿酒技术长时期的积累和开发。从其内部环境看,这两种名酒所在区域都有一块平原,分别处在晋中盆地和上党盆地,那里出现过较早的农耕文明,历来是著名的产粮区,有足够的农作物铺垫;繁衍有密集的人口;具有优质、丰沛的水资源;具有相对优越的地理位置……只有综合条件的具备,才可能孕育出灿烂的晋酒文化。换句话说,汾酒、潞酒之所以有历史和今天的地位,决非一时之功,而是不一个累积过程。今天,汾酒作为一个品牌和企业的影响,自不多言;而潞酒及其企业在北方享有的声誉也是有增无减,曾获山西名酒轻工部优质产品、全国食品博览会银奖等名誉。摆在面前的任务是如何做大做强。

晋酒对于中华酒业和酒文化的发展无法估量。山西流传的一个说法是,贵州的茅台是清康熙年间一个山西盐商传去的。陕西的西凤,是山西人迁入后才始创西凤酒的,许多地方酒名中,仍带有汾字,如湘汾、溪汾、佳汾,可见其渊源。这是山西的骄傲,对于今天山西经济的发展,有其借鉴价值。笔者最后期望,山西酒业能以汾酒、潞酒为参照,推陈出新,化腐朽为神奇,在21世纪的经济舞台上找见自己的位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