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首页 » 黄酒 » 北方黄酒:酒故事「醉翁之意不在酒」

北方黄酒:酒故事「醉翁之意不在酒」

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原指作者自说在亭子里情趣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或别有用心。出自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庆历新政”的失败,使他感到苦闷;外放可以摆脱朝廷党争,对他也是一种安慰。文章表现了作者这种复杂的心情。本文以一个“乐”字贯穿全篇,并坦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把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寄情于山水之间,消融于与民同乐之间,在描绘一幅幅变化多姿、秀丽妩媚的优美图画时,体现儒家的传统思想,正如《尚书》所言:“德惟善政,政在养民。”表现了他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当初,醉翁欧阳修借酒醉表达他意,这个他意应该也不那么是指释然的自然之乐,也应有人生之不得意的表达。所以《醉翁亭记》中的山水之乐,还在借喻或者是逃避心中真实之意。现如今“醉翁之意”的引用,成为寻常借代,常指言不由衷或者语不达意的另一层意义。

我们还是围绕“醉”和“酒”说回来,此时的北宋时期,版图主要为江南区域为核心的南方区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实现了更好的发展。虽然地域相较于唐时期变小,但当时的GDP指标远高于唐时期。尤其到南宋时期,疆域虽然再次变小,但农业经济商业交流却实现了更好的发展。据史学家考证,宋代GDP能够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这主要得益于南方的气候特点更适宜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主粮稻米得以更大量的种植,占城稻的普及个别地区实现了三季收割的现象。地主阶级有了更大量的余粮,使得民间酿酒得以进一步普及,使得以稻米为主粮的南方黄酒能够实现更高发展。而此时北方的游牧民族管理区域,农业经济发展趋于弱化。再加地理气候的原因,只收割一季的北方主粮“黍米”“粟米”都开始逐渐减产,北方的小麦也逐渐成为北方食用的主粮,“北麦南稻”的局面延续至今。这也使得以“黍米”“粟米”为主粮的黄酒酿造逐渐式微,至明清时期,南方黄酒北运已经成为北方饮酒的主流。

(醉翁亭悬挂的牌匾)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27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题字)

文中第三段的意思是:“至于背负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出游。来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泉水来酿酒,泉水清,酒水甜;野味野菜,错杂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在宴请宾客。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弹琴奏乐;投壶的人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时坐时起,大声喧哗,是宾客在尽情欢乐。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我们可以看到“酒”对于作者起到的追求“乐”的助推作用,饮酒后更深刻体会和享受了山水之乐。这些关于酒和文人诗人之间的联系似乎总有些莫名的根源,这也成就了“诗酒”的历史美传。李白饮酒、杜甫饮酒、欧阳修饮酒、鲁迅饮酒、无数历史名人饮酒,好像酒和他们的创作有了说不清道不明的关联。只不过这些名人雅士喝酒多为黄酒,元代之前可以“绝对”的说是黄酒,只不过无人去解其详罢了。但在现代很多的酒企外宣中,含糊其辞的以“酒”代其历史之久远,黄酒企业尚还说得过去,蒸馏的白酒这么说,真假之说自明。在更远的周秦汉唐时期的北方,更是“北方黄酒”独领风骚的时期,只不过时代的发展,农业的发展,政治的演化,使得北方黄酒变得陌生起来,熟不知她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伴随过无数的名人,无数的王权贵族。

(欧阳修醉翁亭饮酒场景画作)

《醉翁亭记》创作于北宋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被贬前曾任太常丞知谏院、右正言知制诰、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等职。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吕夷简等人参与推行新政的北宋革新运动,而反对保守的夏竦之流。韩范诸人早在庆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经被先后贬官,到这年的八月,欧阳修又被加了一个外甥女张氏犯罪,事情与之有牵连的罪名,落去朝职,贬放滁州。

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百姓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虽然政治开明、风调雨顺,但却不思进取、沉溺于现状,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悲伤又有一份欢喜。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

《醉翁亭记》就写在这个时期。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作者醉在两处: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具体是山水之醉是酒之醉,恐怕只有作者本人深知其意了。

(醉翁亭书法真迹)

《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古散文。这篇散文饶有诗情画意,别具清丽格调,文雅脱俗,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确是不可多得的。《醉翁亭记》的语言极有特色,格调清丽,遣词凝练, 音节铿锵,臻于炉火纯青之境,既有图画美,又有音乐美。

首先,《醉翁亭记》的语言高度概括,含义丰富。最突出的是,作者在本文中首创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被同时代和后来的作家所用,例如苏轼在著名的《后赤壁赋》中写秋冬之交的江上景色,就直接借用了“水落石出”一词。又由于作者用词精当,词句的概括内容很广,因而“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演变成稳定性强、规范性高的成语,发挥了它们的引申意义。

其次,《醉翁亭记》的语言凝练精粹,晶莹润畅。这是作者善于观察事物,精辟地捕捉对象的本质特征并加以提炼的结果。例如写晨昏景象之异,只用两句就概括殆尽:“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林、岩、晨气、暮霭,均是山间习见之物,以此下笔,切景切境。同时,“出”“开”联属,“开”是“出”的后果。“归”“暝”联属,“归”是“暝”的前提。动词的出神入化,互为因果,使变化着的山景逼真欲现,恍若在即。又如写四季景物,作者独到地捕捉了富有季节特点的典型情景,以“香”言春,以“繁”状夏,以“洁”喻秋,以“水”写冬,无不情状俱到,精确熨贴。再如“树木阴翳,鸣声上下”,前句写色,后句传声,兼声兼色,寥寥八字便把薄暮情景表现无遗。还如“有亭翼然”,仅譬一喻,亭的形状、风貌便画出来活像鸟儿展翅,凌空欲飞。滤沏文词水分,浓缩语言容量,使之片言能明百意,只字足敌万语,达到妙造精工的地步。

再次,《醉翁亭记》的语言抑扬抗坠,铿锵悦耳。全文几乎用“也”收束句尾,又一贯通篇,毫无赘烦之弊,反有灵动之妙,具有一唱三叹的风韵。它虽是散文,但借用了诗的语言表现形式,散中有整,参差多变。他安排了不少对句,使句式整饬工稳。

(今天景区内的醉翁亭)

背景(1),醉翁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命名。醉翁亭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亭园内有九院七亭:醉翁亭、宝宋斋、冯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览余台,风格各异,互不雷同,人称“醉翁九景”。醉翁亭前有“让泉”。醉翁亭整个布局严谨小巧,曲折幽深,富有诗情画意。亭中新塑欧阳修立像。亭旁有一巨石,上刻圆底篆体“醉翁亭”三字。醉翁亭一带的建筑,布局紧凑别致,具有江南园林特色。

(醉翁亭内友人饮酒场景想象)

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欧阳修来到滁州,认识了琅琊山琅琊寺主持僧智仙和尚,并很快结为知音。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为了便于欧阳修游玩,智仙特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欧阳修亲为作记—《醉翁亭记》。从此,欧阳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乐饮酒,“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因此得名。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醉翁亭记》初刻于宝宋斋石碑。北宋元祐六年(1091年),因原《醉翁亭记》石刻字小刻浅难以久传,由苏东坡改书大字重刻。北宋末年,知州唐俗在醉翁亭旁建同醉亭。 明代,醉翁亭开始兴盛起来。相传当时房屋已建到“数百柱”,可惜后来多次遭到破坏。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滁州知州卢洪夏在皆春亭四周凿石引水,建“曲水流觞”作为文人雅集之所。清咸丰年间(1851年—1861年),醉翁亭整个庭园成为一片瓦砾。 清光绪七年(1881年),全椒观察使薛时雨主持重修,使醉翁亭恢复了原样。1966年8月下旬,醉翁亭内的欧(阳修)文苏(轼)字《醉翁亭记》碑刻被凿坏。1985年,皆春亭仿苏州园林重建,并改名为“意在亭”。

(欧阳修画像)

背景(2),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历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政治上曾支持过范仲淹等的革新主张,文学上主张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有《欧阳文忠集》。

(滁州江南水乡的美景)

背景(3),滁州地处安徽省最东部,苏皖交界地区,长江三角洲西部,习惯上称为“皖东”。是六朝古都南京的江北门户,隔江与南京主城遥望。滁州南据长江,东控京杭大运河,长江一级支流滁河及清流河贯通境内,通江达海,是为江东之门户,江淮之重镇。滁州属“南京都市圈”核心层、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成员城市、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第一站,安徽省东向发展的桥头堡。滁州依滁河而生,自古便为长江下游临江近海的“鱼米之乡”。滁州市域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主体为长江下游平原区及江淮丘陵地区。

滁州名胜有,四山:琅琊山、皇甫山、韭山、神山;四湖:碧云湖、女山湖、卧牛湖、花园湖;四洞:韭山洞、禅窟洞、庵基洞、吸水洞;四名:名人(欧阳修、吴敬梓等)、名亭(醉翁亭、丰乐亭)、名祠(阳明祠、陈铎祠、沃公祠)、名著(《醉翁亭记》、《儒林外史》);滁州名胜首推素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美誉的琅琊山,山中大片天然次生林保存完好,林壑幽美、溪流淙淙,密林之中掩映着建于唐代的琅琊寺和建于宋代的醉翁亭(全国四大名亭之首)及姊妹亭“丰乐亭”;还有集“古驿道、古关隘、古战场”于一体的“金陵锁钥”清流关。

相关文章